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访谈:说书说的是"人情事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16日 07:25   【 】 【打印
0

 

  而且,说书史和文学史紧密相连,历史上很多文学名著都是先有说书后有著作,可以说说书史远早于文学史。比如说四大文学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而《西游记》来自于话本《大唐玄奘西行记》。

  宋代是说书的第一个高峰,宋朝的笔记小说《东京梦华录》就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各种城市风貌,包括说书的艺人,有民间也有宫廷里的说书人。说书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其中的开场诗,结束时候的“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明朝冯梦龙编的《三言二拍》,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包括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其中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本身就是话本小说集。

  记者:您是第一个让评书走进电视的人,“当时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田连元:我想这是时代的选择。1980年,我录制了广播评书《杨家将》,播出效果非常好。后来,辽宁电视台台长提出,广播能够播评书,为什么电视不能播呢?当时电视台播评书确实有阻力,一是因为那时的电视台频道资源很少,二是大家都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讲究画面的精彩变化,你一个人在那儿坐着讲那么长时间有人看吗?领导的态度很坚决,大家就尝试着开始。当时他们选定了《杨家将》,而评书人就是我。

  当时电视台给我的每期节目是20分钟,而平常我的一场演出单元是2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在三四分钟内吸引住观众,这在节奏的把握和高潮、结尾的设计上都是全新的挑战。古老的艺术想要在现代传播方式的电视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觉得本身的语言表达也要有区别。电视语言需要更加精炼、富有哲理,而评书本身则要求有“哏”,也就是幽默感和喜剧特色;有“劲”,也就是有悬念。1985年,刚开始在辽宁台播出几十集后,没有收到观众反馈,一个多月后,有一天因为转播足球,把评书停了一天,结果一整天,打进电视台的电话就没停过,都在问“评书为什么不播”。这才知道,节目火了。1987年,北京电视台也开始播出我的《杨家将》,用媒体的话说“当时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让评书走上电视,我是第一个人,在我的艺术生涯当中,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笔。

  记者:您的评书被称为“田氏幽默”,除了讲究语言,您觉得那些长篇的历史评书是如何吸引住观众和听众的?

  田连元:说书说的是“人情事理”。说故事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合理性。合理性包括事物发展的情节合理性、人物性格的合理性,你不可能让李逵做出非常细腻的事情来,也不可能让宋江做出违反他个性的事情,必须顺应人物的性格发展,不能违背人物的个性。再有就是要考虑到时代背景,符合那个时候的典章制度、道德基准。不能让宋朝的人做出现代人会做的事。

  比如武松杀人和李逵杀人就不会一样,武松是有头脑的人,做事情比较冷静。他狮子楼杀西门庆,是为了给哥哥报仇才走向极端,才触犯法律。所以我在说“血溅鸳鸯楼”的时候就没有像原作那样说他“逮谁杀谁”,他杀的顶多是蒋门神、张都监这些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杀人。像这样的改动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故事的合理性,更符合人物的个性。再比如林冲就不能随便杀人,林冲劫路的时候一听这人有什么难处就下不了手,这才符合人物的性格。

  第二个是历史观。《三国演义》中发生的事件如果查阅《三国志》,基本上都有记载,最多就是人物性格不一样。《水浒传》也有历史的真事,像“宋江起河朔”、“三十六天罡”,这些是有的,但一百零八将是后来加的。那些故事是在某个历史客观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的。人物的行动不能脱离彼时彼地的规定,如果离开了那个时代,用今天的是非观与道德观衡量人物,那就不是《水浒传》的原样了。如果按照现代的道德观念去改变古人的行为规范,再过几十年就会改得没有《水浒传》原来的情节和人物了,顶多是一堆人名,让一群古代的人,做着现代人的事。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