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剡溪篙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16日 08:03   【 】 【打印
0

  林绍灵绘

  □夏传德

  上世纪50年代初,剡溪边乡村是那样的宁静。清晨,当人们还在床上的时候,溪流中就有竹筏撑过。那篙子的铁头与溪底的卵石碰撞发出清脆的“笃—笃—”声音,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时,剡溪是当地人们饮用、灌溉、运输的唯一溪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每天天刚亮,人们挑着水桶到溪里提水;饭后妇女们去溪边洗碗汏衣;夏天的傍晚,剡溪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剡溪两岸的农田,要靠溪水来浇灌。农民在岸边筑有车水篷屋,上面用稻草盖顶,篷下安置水车。用牛拉动大圆盘,圆盘转动,齿轮带动水车,水就从溪里提了上来。每逢旱天,换牛不停车,水车整天整夜“吱吱呀呀”地响着。

  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剡溪更是这一带的“运河”。由于溪水不深,不便通船,竹筏便是剡溪中唯一的运输工具了。竹筏沿溪都有,上自斑竹蟆谷滩,下至溪口畸山,南路的还有岩头。斑竹、岩头运下来的是木料、柴火,而畸山承运的主要是缸甏。货物一般运到大埠上船,卸完货,竹筏还会捎带一些从宁波进来的盐、糖、棉布之类日用品。

  畸山竹筏很早就参与旅游业了。每年春秋两季,来溪口雪窦寺游玩的一些上海人,从入山亭下山后,转入溪口的沙堤村,那里有约好的竹筏等在岸边。他们坐在竹筏中安置好的竹椅上,顺江而下,尽情欣赏沿溪风光。直到大埠上航船去宁波,再改换轮船返沪……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到剡溪挑水,改饮自来水了;到剡水洗衣服的人当然还有,但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喜欢用洗衣机代劳;亭下水库的建成,以及沿溪的拦江堰、橡皮坝,已让溪水乖乖流进农田,沿溪的水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陆上交通日益发达,竹筏载货乘人已成昔日黄花,只有溪口武岭头下还有几张竹筏泊在那里供游人嬉乐;倒是剡溪漂流成为青年人的时尚……

  暗淡了渔夫身影,远去了“笃笃”篙声,但愿那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剡溪,还是那样清澈丰沛。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