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机器换人”换出高效益 蛟川企业尝到技术红利甜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19日 09:59   【 】 【打印
0

镇海新闻网讯(记者钟旭辉  李洁  通讯员张亮)在宁波镇海华日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名普通工人可以操作管理至少20台轴承振动仪;在宁波特艾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内,机器人正替代人工娴熟地焊接金属产品;在宁波澳琪工艺织造有限公司,1名工人能轻松完成之前10个人的工作……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口红利”正在逐年缩减,向机械化和自动化要“技术红利”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今,蛟川街道、镇海经济开发区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场“机器换人”的技术革新浪潮正在该区域不少企业中掀起。

“从1人1机到1人20机,人工成本的缩减和企业效率的提升难以估量。”华日轴承总经理岑国军介绍,让企业脱胎换骨的是公司持续推进的自动化设备改造,从而走出了这条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蛟川区域的支柱产业之一,轴承行业一度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代表。“来过60个人,竟留不下1个。”两年前,一场用工寒潮让华日轴承陷入发展低谷,“必须技改!”情急之下,岑国军下定决心。

此后,华日轴承开始斥资向国外进口全自动设备仪器,3000万元的投资相当于当时公司全年产值的三分之二。然而,两年来的技改成果大大超出岑国军的期待。“现在100多名工人不仅完成了技改前300多人的工作量,而且产值以每年三分之二的速度递增,产品精细程度、环保效果大大提升。”

与技改同步,华日轴承员工也纷纷转型,通过培训和自学,有的掌握新的操作技术,有的成了设备维护师。“如果不是设备改造,现在我还只会操作老式手动机,恐怕要被淘汰了。”经过历练,年轻的安徽籍工人赵广雨不仅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如今的薪水与之前相比翻倍增加。

在北欧工业园,“机器换人”对许多企业来说,可谓轻车熟路。特艾科机械是全球顶尖的汽车排气系统扩充器供应商,企业入驻园区时,便把20多台机器人设备带到了企业。“在切割、焊接的生产工艺上,机器人的效率、精确度,远远是人工无法比拟的。”特艾科财务总监杨红波坦言,尽管每台机器人投资均超过百万元,却是物有所值。

“企业效能得到显著提升,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蛟川街道、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背景下,将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更新自动化装备、革新生产工艺等方式,全面推进区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前四月,蛟川区域工业企业申报技改项目19个,投入技改资金达1.49亿元,占整个区域工业总投资的79%。在2012年度全区科技目标考核中,该区域拔得头筹。“随着红杉高新板业、镇明转轴等一批重点扩产技改项目的实施,区域内产业结构和自动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该负责人说。

编辑:郑翔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