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校长访师生——架起沟通的“心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29日 11:06   【 】 【打印
0

校长访师生架起沟通的“心桥”

鄞州区洞桥镇百梁小学校长 王平

去年下半年鄞州区教育局出台了“强效能 树形象 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我校于去年年底召开了动员大会,认真贯彻实施意见,开展了“四评议”“进校入户”等活动。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进校入户”走访活动,让我切身体验到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沟通中收获甚多。

袁老师是学校的老教师,多年担任教导主任工作,对学校的工作了如指掌。我的走访行动也从这位老教师开始。

和坐在办公室讨论截然不同,我们的谈话从生活小事说起。在融洽的氛围中我们侃侃而谈,讲到了各个班级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学校大多数教师教学上的优劣,也谈到了关于教学常规管理,教研组建设等方面的设想。在思想的碰撞中,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一下子有了新的构想和展望。

在回家的路上,我欣喜地感觉到:今天的问计于教师行动,我已成功迈出了的第一步。这一步让我深刻体会到:第一,作为一名校长,对校内老师、班级情况要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最有利的保障;第二,这种“走访”方式最能拉近校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得我和袁老师的交流是如此坦诚,如此深入。

第二天下班后,我开着车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到了家住横街和古林交界处的王巧芬老师家。还未进门,一股感动就涌上了心头———王老师和她的父母正一起在门口迎候着,宛如正等候班主任老师的家访。“在学校里,老师就像是学生,校长就是班主任。”王老师的父亲如是说。多么质朴的语言,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家属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王老师家里的情况:她先生在金华工作,路上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不少,一般两个星期只来一次。白天,照顾孩子基本依靠父母;晚上王老师要照顾孩子,就只能每天来回跑。王老师表示,虽然辛苦些,但一定会安心工作,不会因为家里的困难而影响工作。多么可爱,多么尽职的老师,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虽然我无法解决老师的家庭困难,但我可以为老师创设更好的教学氛围,让老师在学校更安心工作。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班主任”的我尽职吗?担任校长的几年里,我走访过每一位老师的家吗?倾听过每一位老师的心声吗?“校长就是班主任!”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更下定决心要更好地为老师们服务,为教育服务。

走访的最后几天,我还抽空走访了几位家长。校长家访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前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的模式。在没有班主任在场的情形下,家长和学生都能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我倾诉交流,让我更了解了家长和学生的想法。

这次走访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一个谈话的环境,多跑了些路,但也正是这种让老师和家长意外的方式,拉近了距离,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我们的老师、家长心扉敞开了,许多在工作场合,在办公室里没能讲的话,无论是意见、建议,还是生活苦恼,在这样氛围中都能坦诚交流,让我们这些管理者听到了更为真实的声音,也让老师和家长都能参与学校的管理。

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持久作战,需要我们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我将利用作风建设年这一契机,积极投入到作风建设活动中去,直面缺点、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