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小候鸟”最为集中的环卫工人子女进行了一个小的调查,“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意思,想回老家,想念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接受调查的30名“小候鸟”中,有21个发出这样的感慨。父母对于孩子们的呼声,大部分感到力不从心。环卫工人柳师傅说,现在孩子不好带,让他乖乖的一个人在家里,他喜欢偷偷跑到外面,有时候他上班也静不下心,怕孩子出什么问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放任孩子玩耍很容易出危险。平时,也会告诫他最好呆在家里,不要去河边玩水,不要去没有去过的地方,但是腿长在他的身上,他要是偷偷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只是担心得历害。”外来工周先生说此话时,一脸的无奈。
火车东站广场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今年暑期后,他们已救助了两起因为不适应“二次留守”,想自行回老家的“小候鸟”。
专家:城市应建立长期帮扶体系
据了解,“小候鸟”二次留守的问题曾引起了宁波社会各界的关注。可喜的是,一些外来工集中的街道和社区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在暑期前就专门发出通知,要求下属九个社区居委会统一对“小候鸟”进行登记,并且组织他们到社区统一活动,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不但让“小候鸟”感受到了宁波的美丽和可爱,还解决了其父母的后顾之忧。
宁波理工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游建章认为,“小候鸟”现象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在地城市有义务让他们安全到达,快乐住下,并幸福离开。要解决上述问题,仍需多方努力。
专家认为,作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带孩子熟悉城市生活的环境,言传身教告知注意事项,同时给孩子布置一些趣味性、易完成的任务,让孩子们有事情可做,切忌因愧疚和担心出事一味地从物质上和关在家里来“打发”孩子;作为社区组织、公益组织以及企业,可多开展社区活动,组织青少年活动和职工子女活动,让“小候鸟”有更多学习或娱乐伙伴;要彻底解除“二次留守”困境,社会不同组织和部门,需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回应“小候鸟”的需求,从而摸索、建立长期帮扶体系。□记 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杨 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