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海盐的制取已有数千年历史,曾对中国历史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象山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环海,海岸线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一直以来都是盐民“煮海为盐”取之不竭的好“粮仓”。象山海盐晒制具有十分典型的技艺特征,是数千年中国海盐生产传统技艺的缩影,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自汉代以来,象山即产盐。唐宋以后,象山成为盐区。唐代初年,《新唐书·地理志》载:唐高宗时期,台州临海县“有铁、有盐”,说明当时象山一带已产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当时用的是土法零星制盐,所谓土法,传为直接用海水煎煮,古人称“熬波”。到了宋代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象山即设玉泉盐场,以境内玉泉山命名,当时制盐以煎盐结晶,习惯用铁盘。到了清末,盐工偶然发现在海边的石头上,有凹积的海水被烈日晒干后,结晶成白盐花。于是,象山人改“煮海为盐”为“晒海为盐”,就地取材,增设缸坦、卤池,直接将涨潮时涌入低洼海滩里的海水曝晒成盐。这成为当时象山境内主要晒盐的方法,是传统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归结制盐历史,象山制盐曾经历过熬晒盐、烧晒盐、灰晒盐、板晒盐、摊晒盐、膜晒盐等阶段,特别是烧盐中的“撩生盐”、“荆竹盐”、“盐砖”属盐产品中的精致盐,古代叫“贡品盐”。
杉木洋常济庙就与熬盐有关。庙中供有一个神主,俗称盐熬菩萨,实际上是一个“盐熬神”。关于他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呢。
原来杉木洋村古代以烧盐为业,在宋代就属于玉泉盐场。但是周围的村子也有人想争烧盐这个行业。杉木洋村徐氏有一个太公,心想杉木洋村徐氏背山靠海,务农又兼烧盐,如果这个行业被别人占去,徐氏后人何以为业呢?这一天,周围村庄的人都来争烧盐权,吵吵嚷嚷来到杉木洋村,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有一人站出来说:“大家都争烧盐,争来争去也争不出什么名堂,我看还是在煎盐锅中放一个秤锤,谁能在滚烫的盐卤中捞出秤锤,便让谁熬盐”。话音一落,大家都表示同意。过去熬盐都有灶场,灶场中有大锅烧盐。秤锤放在盐卤中,滚沸卤汤翻着白花花的水泡。许多人见到沸水,都望而止步,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伸手去捞。这时徐氏这边有个叫徐景灏的人站了出来,说道:“刚才有言在先,大家都别反悔。”说完,他一个箭步上来,站在滚烫锅边,面不改色,探手锅中,只听“啊”的一声,秤锤被捞了出来,徐景灏也随即昏倒在地上。人们立刻围了上来,见徐景灏右手已经血肉模糊。大家急忙灌水,徐景灏慢慢苏醒过来,叮嘱道:“徐家子孙,今后应珍惜熬盐之业。”徐景灏经多日医治无效,离世而去。杉木洋村徐氏后人纪念他为徐氏争得一个熬盐产业,便在常济庙中立徐氏景灏太公为盐熬神,俗称盐熬菩萨,世代祭祀。
我们在徐氏宗祠看到了村里最近重演熬盐过程的照片,展示着海盐古法制作的十余道工序。熬盐过程纯手工操作,加工工艺与气候、季节等因素相关,又与悬沙、潮汐相关,不确定因素很多,需要有经验的人把握潮汛、季节等变化,完成晒盐全过程,蕴涵着丰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识和人文价值,看似简单却又折射智慧。由于杉木洋盐民的勇敢、勤劳、聪慧,当时杉木洋村的盐销路遍及半个象山,还运出普陀、六横等地。计算起来,杉木洋村的制盐历史已有890余年。
□朱泊睿
古村配图记者龚国荣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