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在宁波市教育局、市综治办、市水利局、市关工委等7部门联合召开的防溺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成立一个防范学生溺水事故专项工作小组,建立防范学生溺亡事故联动机制,并计划在溺水多发地配套救生设施,提高防范溺水事故发生的实效。
今年已有9名小学生溺亡
正值暑期,我市学生溺水身亡的新闻频见报端,溺水事故已是危害学生安全的“第一杀手”。截至7月底,今年宁波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已达11人,占目前非正常死亡总数的85.7%。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溺亡学生重点人群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且多为二至四学年段小学生。今年以来溺水死亡的学生中,9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生有9人,占81.8%。
从溺水事故发生的时段来看,每年5—9月份为高峰期,多为节假日,且多发生在下午1点至6点之间;从溺水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多为农村地区、河边、小水库等地。
计划在溺水多发地配套救生设施
记者了解到,防范学生发生溺水事故这项工作,除了教育部门,还有水利、团市委、市妇联、关工委等部门都在做。
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使得在巡查范围、安全教育等领域,一些部门的工作出现重复,甚至出现了漏洞。市教育局安全与体卫艺处一位工作人员说,各相关部门必须形成联动机制,提高防溺水的实效。
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还提出,遇到溺水事故,徒手救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应该在溺水事故多发的水塘、河流等危险地段,配备救生圈、绳索等应急设施。这个提议,得到多个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的认可。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置应急救生设施应先在一些溺水多发地试点,投入上可以考虑吸引慈善机构参与。而为了防止偷盗,配套的救生设施应该是特制的、专用的,有统一标识。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陆灵刚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