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新创的“榨菜指数”一词成为热点。他们是依据涪陵榨菜的销量变化得出这一指数,并依此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人口流出区。
原来,发改委的官员发现,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销售份额由49%下降到了30%以下,而华北、华中、西北的销售份额则在上升。他们认为这契合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趋势———大量的农民工正从珠三角、长三角回流。
很显然,这一指标和内裤指数、短裙理论等一样,是一种非正式性的经济指数,并不能严谨地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的趋势和走向。
然而让宁波人疑惑的是,为何是“涪陵榨菜”能够产生“榨菜指数”,后者却没有涵盖我们宁波人熟知的“余姚榨菜”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涪陵榨菜一年的销售额约为7亿元,而截至去年年底,余姚全市有47家榨菜企业,销售的榨菜占据了国内近60%的市场,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光是铜钱桥一家的销售额,2011年就超过了3亿元。如从销售规模看,余姚榨菜不应该更有代表性吗?
然而,昨日余姚市榨菜协会负责人的一席话让笔者茅塞顿开。原来,涪陵榨菜之所以能成为一定的指标,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涪陵榨菜出自重庆,口味较重,适合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消费者的口味;二是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市恰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
这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使得涪陵榨菜的销量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向成正相关。而相比之下,我市余姚榨菜口味较清淡,江浙一带劳动力输出也较少,因而缺乏“涪陵榨菜”那样明显的指标性。
不过对于近日流行的这个“榨菜指数”,“余姚榨菜”更多的是理解和淡定,并认为自身无需此类“营销”,因为近几年余姚榨菜业已经“机器换人”、转型升级,无论是产品的口味、质量,还是企业的生产效率,早已超越了西部传统企业,且销量也是步步提升。
这也就不难理解,还有一些企业家就此轻松地调侃说,“榨菜指数”应该一揽子指标,包含涪陵榨菜、康师傅方便面、双汇火腿肠以及乡巴佬卤蛋。
记者房伟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