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通讯员 周晓磊 吴晓琳 最近一段时间,城区一号地块拆迁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开展着。老旧居民区杂乱无章,排污不畅让不少居民有怨言,然而想着不久的将来,现在居住的房屋将被拆迁,曾经的青春回忆和浓浓的邻里之情让不少长期生活的老居民感触颇深。
后方村的老当店阊门,居住着十多户居民,其中袁前岭和康善琴年龄最大,在阊门里居住时间最长。袁前岭今年94岁,老伴康善琴85岁,虽然年纪大,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他们的家由一间房、一间弄堂和一个小厨房组成,40平方米左右。康善琴告诉记者,他们是尚田人,因为工作在当时的县农场,便搬到了奉化城区居住,而这一住就是60多年。“我们在当时的大桥镇里搬来搬去搬了10多次家,都可以做场戏了,最后落脚到了老当店阊门,一晃也有40多年了。”康善琴感慨,没想到他们还能赶上好时候,住上新房子。
康善琴说,老当店阊门在解放前是间当铺,前后两排房。解放后,原来的主人去了台湾,之后住过解放军,也住过学生,后来就住了农场的职工。前几年,当铺主人的后代来过,看看他们上一辈建造的房子。“只要下大一些的雷雨,水就要漫上来,淌到屋里头。”因为房屋老旧,排水不畅的关系,老当店阊门的生活环境比较差,经常发生漏水、内涝、火灾等问题,而且蛇虫鼠蚁也很多。康善琴告诉记者,她的6个孩子都是在这里长大的,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一张床要睡4个孩子,一个小厨房两家人一起用,非常拥挤。“我现在还时常想起孩子们小时候在阊门院子里玩耍的情景,如今他们也都有儿孙了。”康善琴说。
去年,康善琴和老伴搬到了敬老院居住,但是住了3个月半,老人又回到了老当店阊门,他们觉得虽然敬老院条件好,但还是这里住着自在舒服。“这里的邻居都非常好,以后搬家了可能就很难见着了。”康善琴说。
应大家的要求,记者给在场的老当店阊门居民拍了一张合影。前排两位老人为康善琴夫妇。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