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5年】
王羲之:六诏不复真性情
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王羲之来了。那一年,他52岁。两年前,《兰亭集序》已经让他名扬天下。
但他是来散心的,据《晋书》记载,这位大名鼎鼎的“书圣”官至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因为和当时会稽郡刺史王述闹翻了,愤然辞官。
这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真性情男子,“袒腹东床”的故事比他的书法流传得更早:据《晋书》记载,当年太尉郗鉴要为自己的女儿找女婿,就派一位门客到时任丞相王导家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太尉把女儿嫁给了他。“东床快婿”的典故即源于此。
但少年得志又如何?名扬天下又如何?人到中年,依然拗不过命运的安排。
当刚刚辞官的王羲之远离繁华都会,当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蓦然回首的那一刻,或许有过深深的不舍和感伤。但江南的青山绿水,很快抚平了心灵的伤口。
王羲之来到剡溪,这条发源于绍兴新昌县的小河,从剡界岭北流入,自西南向东北而来。他在离剡界岭不远的地方住了下来。
“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显然,这位大书法家的隐居生活颇为充实,比在官场混逍遥快活得多。晋惠帝曾六次下诏请他回朝做官,他均回绝了,最后“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六诏不复”的故事显然非常符合魏晋人的生活态度,后人把他所住的地方取名为六诏。《奉化县志》也有记载:“奉化县西有水曰剡源,夹溪而出,其地近越之县,故名。以曲数者凡九,一曲曰六诏,有晋王右军祠。右军隐于此,六诏不赴,故名。山有砚石,右军所遗也。”
人们还小心翼翼地留下了他洗笔的“墨池”,一直到今天,依然有游客慕名而来。那是六诏村一处旧宅院前一个不起眼的水池,池的四周由不规则的石块垒成,水中尽是碧绿丰盛的水草。
村里的老人会告诉你,晚年的王羲之就是在这里洗笔的,墨池不远处曾经有一个鹅池,现在已经变成了公路。他爱鹅养鹅是出了名的,为了求得心爱的鹅,他不惜用自己的书法去换;听说乡下的老妇家中有一只擅长鸣叫的鹅,他会不辞辛苦前去探望。
他们说着这些轶事的时候难掩语气中的自豪:这是一个多好的地方,能让大书法家置皇帝的六道诏书于不顾。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