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掌起初中的学生参加感恩实践活动。
余姚市小曹娥镇中心小学教师给孩子们讲孝德文化。
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去年上半年,根据青少年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需求,市关工委会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为主题的孝德教育活动。一年多来,成效显著。
上周,记者走进两所学校,感受了孝德教育在校园的蓬勃生机。
校园里孝德文化氛围很浓
一走进余姚市小曹娥镇中心小学,就会被学校两边的“孝文化”教育围墙所吸引。围墙上用绘画的形式记载了新二十四孝的内容、学校开展孝德教育的各种活动剪影,从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三个层面加以引导。昔日死板的墙头现在变得有声有色,让生硬的围墙会“说话”。每到下课或放学时,总有三三两两的孩子跑到围墙边观看。“新二十四孝我每天看,都会背了。”一名二年级的学生说。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里的上下课、放学铃声,放的是一首歌曲《感谢》,这是校长童益民到香港学习时带回的礼物之一,“这首歌既好听,歌词也写得很好,与学校倡导的孝德文化也很吻合。”
而在慈溪市掌起初中,这里的墙壁、楼道、橱窗、黑板、文化长廊等地方和场所,都体现了“孝文化”,古代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标准、学校十佳孝星事迹等,让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也能感受到孝文化的熏陶。
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让孝文化走进课堂
小曹娥镇因我国古代孝女曹娥的故事而得名,自古崇孝之风盛行,孝德传统源远流长。“但2003年,学校在开展一次调查时发现,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感恩心理普遍缺失,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拾孝德教育。”童校长说。
起初,学校利用一些节假日搞活动,但参与的孩子不多,面不广,“后来我们就想到了编一套校本教材,让孝文化走进课堂,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
2007年,历时两年的编撰,集合了学校老师心血的《孝心·爱心·诚心》新型孝德校本教材面世了。教材共分六册,按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年级一册,每一册均分为三个单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每周每个班级均至少有一节校本课。同时,学校还编写了教案集、家长学习资料、《孝风轻轻吹》孝德读本等课程资料。
许译文是603班的学生,她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上这堂校本课,“这堂课教会了我们很多事,要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去年,这套教材还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全省学校首批德育精品课程。
慈溪市掌起初中也编印了两本孝德教育校本教材,由镇关工委出资免费发给每个学生。读本由理论篇、实践篇、励志篇和感悟篇四个篇章组成,每个篇章收录了孝文化小故事和同学们自己写的感悟日志,“最喜欢里面同学写的日志,写的是身边人身边事,容易学。”每周一节的校本课成了学生们最期盼的课程。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乐在其中
“孝德教育和其他课程不同,关键在于学生们学习了之后的落脚点。”掌起初中校长虞新国说。为此,学校下了一番大功夫。
评选十佳孝星少年,引导学生自行开发“礼孝”校本课程,布置孝德家庭作业,如为父母洗脚、亲情聊天、做家务,孩子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等活动,让孝德教育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落在了实处。学生对这些活动也相当欢迎,乐在其中。
小曹娥镇中心小学则根据校本课程,给不同年级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业,为父母唱一首歌、制作一份小礼物,在家中营造行孝的好风气;学校与四川省青川县瓦砾中心小学结对,鼓励学生家庭与灾区学生家庭结对;学校选拔了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组成孝文化宣传队,到社区、企业开展演讲、文艺汇演。“高年级段的孩子们,还自己编排节目,从演员到导演,全由学生承担,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更能体会到孝文化的内涵。”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想出了制作“孝文化棋”,利用飞行棋的原理,把各种孝老爱亲的好习惯融合到游戏中,在玩中学会感恩。
“我们的学生外出春游、看电影,都得到了社会上的赞赏。家长也很感激,觉得孝德教育应该搞,搞得好。”童校长说。而在掌起初中,让虞校长感到欣慰的是回流的学生多了,“原来不少学生择校,一年有五六十个,现在这情况倒过来了,回流的学生有五六十个,择校生还不到十个。家长说感觉孩子更懂事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