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慈溪 正文

气温骤降 仍有工友睡在凉席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2月16日 09:08   【 】 【打印
0

江苏工友靳师傅在整理还铺着凉席的床铺。-摄影 记者 王烨江

慈溪新闻网讯 位于新城大道北段的文化商务区,眼下正加紧建设步伐。12月11日晚,记者来到这里,只见工地四周黑漆漆的,只有工人居住的简易工棚里亮着灯光。

记者走进一处两层楼的简易房,在门口遇到了一位木工师傅。“你是哪儿来的,大晚上找谁?”记者表明来意,他邀记者进屋看看。

屋子很小,十余平方米的小间挤着4张上下铺的小床。下铺用来睡觉,上铺杂七杂八放着行李箱、电饭煲、塑胶袋,还有大米、油盐等物品。记者见床头床尾拉起钢丝绳,挂着换洗的衣物。“外面太脏,屋子又小,连柜子都没地方搁下,只好把衣服挂床头了。”说起工地生活,师傅似乎早已习惯。

这位师傅姓万,干木工活30多年了。他说,这里有食堂,还有热水喝,条件算过得去,就是天冷,洗澡麻烦。“要么花几块钱去外头浴室,要么到厕所擦下身。”万师傅年过六旬,但只穿了薄外套,半旧的裤子也是泥渍斑斑。

曾仲光的双手。

随后记者又走进隔壁的房间,门口一张小床吸引了记者注意。床板上铺着席子,但只有一床单薄棉被。床头放了个“枕头”,仔细打量,竟是一件外套叠起来的。

“天这么冷,怎么还有人睡席子呢?”记者问。

“唉,习惯啦!”屋里一个身形瘦弱的老汉应声道,“我穿着衣服睡觉,不冷。”老汉一边拿小电锅煮着水,一边回答记者。

老汉名叫曾仲光,今年63岁,江西人,刚到工地两个月,做泥瓦工。昏暗的灯光下,记者看到他一身灰扑扑的,就连外套衣襟也裂了条大口子,脚上的布鞋磨出好几个洞。曾师傅说,来的时候只带了一条被子和几件衣服,这几天每天在工地忙,也没来得及去买。

记者从他口中得知,他做的是小工,工资要比其他做大工的人挣得少,一个月只有3000元左右。“收入还行,就是人太累,早上5点多起,要到晚上6点多才回。”同屋的工友卢师傅点了一支烟,坐在床头,对着一台小电视机看。

曾仲光在展示他的“裤子”,自己也笑了。

“冬天的衣服够穿吗?”记者问及,曾师傅随即从床底拿出三双布鞋。“没有一双是好的,都烂了。”他转身又从塑胶袋里掏出一条裤子。同室的工友一见裂成左右两半的裤子,乐开了:“老曾,今天穿袜子没?”曾师傅立即辩道,“穿着呢,今天第五天穿袜子!”曾师傅只带来两双袜子,假若天不太冷,他就打赤脚穿布鞋。长期的室外劳作,在老汉身上留下了印记:双手黑乎乎的,右脚上还裂开一道口子。

破旧的解放鞋仍被曾仲光穿在脚上。

曾师傅的妻子和6个子女,都在老家。除了必不可少的开支,他能省则省,晚上从附近的菜市买点菜回来,三天吃一回肉,用小电锅煮一煮,当晚他吃的是自己煮的挂面。为了多补贴家用,他也不愿意买新的衣服鞋子,说是要把钱留给18岁的大孙子用。记者在工棚转了转,发现睡席子的工友不只曾师傅一人,58岁的江苏人靳师傅也是其中之一。他说,用被子裹一裹就熬过去了。随后记者在文化商务区几个工棚走访发现,工友们的被褥大多比较单薄,而当记者问到工地有没有发些防寒劳保用品,工友们几乎都摇了摇头。-记者 冯茜 实习生 陈露丝

稿源: 慈溪新闻网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