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听说在葫芦丝演奏技巧中,气息的运用很重要?
李春华:气息的运用,在所有吹奏乐器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吹奏葫芦丝、巴乌中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分配,是演奏好葫芦丝巴乌的重要环节。
葫芦丝巴乌的运气和其他吹奏乐器有明显的差别,一般的吹奏乐器当演奏到高音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强度,音越高力度要越强,相对于低音的演奏要更用力,而葫芦丝巴乌恰恰相反,音越高气息要越弱,特别是高音5和高音6的吹奏,只需要较缓的气流即可。反之则会导致高音损坏,夹有气流声或根本就没有乐音,故初学者演奏高音时特别注意气流一定要轻缓。
但是,技巧再好,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那就是感情,这是遵循生理和艺术需要的合理气息运用和处理,这也是每个人用相同的技巧却可以表现不同风格艺术的关键点。
记者:现在学习葫芦丝的人很多,听说当年您学习葫芦丝特别难,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李春华:与葫芦丝的故事,就要将时间追溯到1991年。当时我还在昆明师范学校读书,在一次学校汇演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陌生的乐器———小巧、古朴,以葫芦作为音箱,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下端,音色是那样轻柔细腻、圆润质朴,富有表现力。我一下就被这个声音打动了。
于是,我找到了演奏这件乐器的学长,才知道这就是葫芦丝,一种流行于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乐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葫芦丝,它的知名度和普及度远没有如今这么高。可是那位学长不肯教我,我也一下子找不到教葫芦丝的老师,我的个性是很倔的,于是就开始自学。
那时想要拥有一只制作比较精良、专业的葫芦丝,似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葫芦丝和巴乌是一家,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就只有一只巴乌,我就说哪天我自己要拥有一只巴乌就好了。但那时候没钱,我省吃俭用,终于攒了几个月,攒了50块钱。那个时候葫芦丝是80块钱一只,巴乌是50块钱一只,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只巴乌。我如获至宝,在学校里吃饭也带着巴乌,睡觉也带着巴乌,上课都带着巴乌,随身携带,形影不离。后来我们学校进了一批乐器,我就从学校借了一只葫芦丝,天天练。
拥有了人生第一只葫芦丝,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葫芦丝的演奏中。没有老师,甚至连像样的谱子都没有。一开始我就一个一个音琢磨。幸好当时主修二胡和键盘专业的我对于乐理和演奏技巧有着很好的掌控力,因此入门阶段并未带给我很大的障碍。
当时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同学和老师,原来我是学二胡和钢琴的,现在学葫芦丝,大家都理解不了我的选择。当时我为了学习钢琴,每年暑假申请留校,义务看管宿舍楼,就是为了能够专心地弹钢琴、练二胡,如今我把这股劲儿用到了学葫芦丝上,甚至为了全心研究葫芦丝演奏,我放弃了二胡和钢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