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山里孩子的笑脸,他舍下了自己的小家
弯弯曲曲的山路,是一条洒满爱心的心灵之路
不仅仅通往大山深处,更通往希望的远方
冬日的暖阳,照射在鄞州区横街镇爱中小学的白墙黑瓦上。桥洞下,晶莹的冰凌正慢慢地融化,滴入桥下的小溪,向远处欢快地奔去。
“今年只有35个学生了。”36岁的郑福龙,倚着栏杆,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学,曾经是乡中心小学,学生最多时有600多人,老师30多位。现在,这个山村小学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年轻老师也都设法调走了。
2009年7月10日,他与同事的一次闲聊得知:“爱中小学最后一名年轻老师也调到城里了。现在年纪最轻的老师也有50岁了。”
这个消息,在郑福龙心里盘桓不去,已经在横街镇中心小学任教13年的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他没有和家人商量,直接找到镇教辅室请缨,“我要去爱中小学!”
妻子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震惊:“别人都想办法往城里调,你怎么还往山里走?”
“我就是山里娃,知道在山里,老师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等这批老教师退休了,这些山娃娃怎么办?”
8月份,他的调动报告批下来了,这个个头还不到1米65的瘦弱男子,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成为孩子们最值得依赖的身影。
山里路远,郑福龙早晨5点半就得起床赶赴学校,晚上天黑了才能到家。儿子2周岁了,他狠狠心,把儿子送进了全托幼儿园。
在爱中小学,郑福龙也成为最忙碌的人:老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他这个曾获得全区教学第一名的数学老师教起了语文;老会计退休了,他去考出了会计证,成了出纳、会计;电脑坏了,他成了修理工;师生有事要进城,他又成了车夫……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