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老人的鸬鹚情结 细水长流的捕鱼方式还能流多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16日 07:36   【 】 【打印
0

看起来很诗意的渔舟晚唱

  从村里的河道出来,小船渐渐驶向深水区。老人一声吆喝,扬起竹竿击打着河面,河里顿时泛起一阵水花。船舷上的鸬鹚如离弦之箭,纷纷跃入水中。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一只鸬鹚嘴里便叼着条鱼浮出了水面。

  鱼儿拼命挣扎,但在鸬鹚铁钳般的嘴巴里,想要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系着脖套,鸬鹚捕到鱼却无法吞咽下去,它只好叼着鱼返回船边。老人抓住鸬鹚把鱼夺下,扔进了船上的鱼筐。

  这天运气好,水里蹿出一条大鱼。三四只鸬鹚俯冲而至,啄鱼眼、咬鱼尾、叼鱼鳍……抢成一团。一时间水花四溅,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谁占了上风,只听啪的一声,鱼儿被干净利落地甩在船板上,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野生大鲤鱼!”老张称了称,9斤8两,笑开了,“花钱都买不到这么大的鱼啊!”

  中午,阳光照在河面上,没有什么风,河面平得像一面镜子。老人坐在船尾,吃着早上带去的饼干和面包,悠然地吸着香烟,扑腾了一个上午的鸬鹚也静静地站在船舷上,同抓鱼时的生猛有着天壤之别。

  短暂休息后,老人站了起来,拿竹竿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河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浪花在冬日暖阳的柔光中跳跃。

  傍晚是老人一天中最安逸的时光:享受收获的喜悦,清点鱼筐里的鱼,同时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精准地接住,一口吞了下去。

  蓝天白云,绿树碧水,渔舟唱晚……看起来,这画面非常具有诗意。

  实际上很辛苦的捕鱼生涯

  但在张圣华的眼里,这个营生跟诗意是沾不上边的。

  鸬鹚捕鱼,并非一年四季都适宜,最好的季节是冬天,由此前后延伸,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三四月份是收获比较多的时节。原因是冬天鱼儿动作迟钝,很容易就被鸬鹚抓住。而热天的时候,鱼儿很活跃,河里水草多,捕鱼难度就成倍地增加了。另外,夏天也是鸬鹚换毛羽的季节———换上一身厚厚的羽毛,到了冬天才不怕冷。因此,一般情况下,捕鱼人在夏天总要休息一段时间。

  事实上,对于张圣华来说,冬天荡舟没有丝毫诗意可言———刺骨的寒风一刮像刀割一般,手指会被麻木,弯曲也变得很困难,时间长了,双手长满冻疮,皮肤皲裂化出脓水。更要命的是,早上天不亮就要出船,除了中午坐在船上啃点干粮,一整天都要在船上站着。

  以前生活压力大,张圣华每天至少要捕七八十斤鱼才肯回家,一家大小都指望着他。撑着竿出去,二三十里路算少的,最远的时候他曾到过奉化。许多时候,他要晚上7点以后才收工,回家路上已经是万家灯火。

  张圣华说,这辈子他就只会捕鱼这一件事,靠此养活全家。如今,4个儿子都已成人,老人不用再那么辛苦了。下午4点多,太阳渐渐西沉,岸边有袅袅炊烟升起的时候,老人就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

  每天能有个三四十斤的收获,张圣华就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毕竟现在的水质不及以前,鱼也没有那么多了。

  捕鱼老人的鸬鹚情结

  华灯初上,乡间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吃饱了晚餐的鸬鹚被赶往禽舍。

  张圣华养的7只鸬鹚,最大的15岁,雄性,老人给它取名“大雄”。鸬鹚的寿命一般是20年,大雄已接近晚年。在老人的印象里,60多年的捕鱼生涯,他已经换了三四拨“伙计”。

  其中有好几只,都是他自己孵化,一点点喂大的,日复一日地训练,让它们掌握捕鱼的技巧,成为得力的帮手,其付出不亚于养一个孩子。

  张圣华说,大多数捕鱼者都喜欢养雄性的鸬鹚,毕竟“男劳力”劲大、勤快、抓鱼多,但为了孵化小鸬鹚,捕鱼人必须要养一只雌性鸬鹚。

  鸬鹚是一种很专一的鸟类,一般不轻易换配偶。产蛋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是每年的2月份,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会产五六只蛋,鸬鹚蛋同鸡蛋一般大。

  孵蛋不是鸬鹚的专长,这样的任务往往交给母鸡代劳。孵化20多天,幼小的鸬鹚就会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鸬鹚形如小鸡,但浑身没毛,老母鸡一眼就能认出。一看辛苦20多天孵出来的竟然不是自己的孩子,“恼羞成怒”的母鸡可不会客气,会拼命猛啄,因此,在鸬鹚临近孵化出壳的时候,主人需要时刻守在旁边,一出壳就得马上转移。

  幼小的鸬鹚要放在同老母鸡体温一样的热水袋里,一天一夜后才能喂食,只吃小黄鱼,而且要切成一粒一粒的,一天四次,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喂养刚出生的婴儿。

  这些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圣华不再自己孵化小鸬鹚了,开始从安徽那边购买。那边专门有人以此谋生,孵出喂养40天以后出售,雄鸬鹚价格一般在700元以上,好的甚至要卖到1000元。雌鸬鹚的价格在200元左右。

  鸬鹚也会生病,老人的禽舍里装有吊扇和落地扇。“特别是夏天,只要出现脑袋耷拉、身子老下蹲的症状,就说明它发烧了。”在老人的记忆里,鸬鹚很娇贵———那时条件差,没有电扇,夏天的时候,鸬鹚动不动就生病,为此,他不得不摇着扇子给鸬鹚降温。现在条件好了,用电风扇降温,鸬鹚就很少生病了。

  在老人的眼里,鸬鹚就像是自己的儿女,朝夕相处,两者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这些伙计就知道主人想要它们做什么。

  “前些年,先后有5只鸬鹚死了。每次老太婆(张圣华的妻子)都会哭得很伤心。”老人说,鸬鹚死了,他们从来不会吃掉,即使是在生活最困难时期。每当有鸬鹚死亡,他会挖一个很深的坑,将其埋掉。因为“如果坑不够深,可能被狗啊什么的刨出来吃掉”。

  时至今日,这个村子里就只剩下张圣华和庄根华两位老人还在用鸬鹚捕鱼。“世上什么苦,打鱼磨豆腐。”张圣华老人说,这活太苦太累,还有谁愿意干呢?

  真要捕鱼,眼下的年轻人有的是办法,比如用电网。张圣华对此很反对,“鸬鹚捕到小鱼,我们会扔回水里,而用电网,大鱼小鱼一网抓了,长此以往,河里就没鱼了。”

  他认为鸬鹚捕鱼可以细水长流。只是,细水长流还能流多久。张圣华明显感觉到,干净的河流越来越少了,村子附近几乎无鱼可捕,远一点的地方,鱼也比以前少多了。

  “我父亲一直捕到70岁,我现在身体还好,应该能干到80岁以后。”老汉在灯光下眯起眼睛,“再过几年,想吃野生的鱼,越来越难喽。”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