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慈溪 正文

三北突围 来自慈溪“五水共治”一线的报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4月08日 08:21   【 】 【打印
0

  图为整治前后的新庵江。

  慈北、姚北、镇北,慈溪宛如一把巨大的折扇横亘在杭州湾南岸。“三北”大地因此而生。

  碧波荡漾,杨柳拂岸;鱼鸭戏水,燕子斜飞。这是一代又一代“三北”人关于江南“水乡”的美好记忆。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慈溪境内的河流不断遭受侵占和污染,昔日的清水绿波逐渐离我们远去。水污染,已成慈溪的生态之殇、城市之痛、健康之患、发展之忧、舆论之焦。

  先天不足后天补

  内引外治破难题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历史上由镇海北片、老慈溪北片、余姚北片三部分区域构成,“三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慈溪具有了海岛型地理特征。

  境内河道流程短、季节性强,存在严重的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现象。慈溪境内集雨面积不到区域面积的1/5,10余座山塘水库难以承受季节性集中降水,水涨河满,因防洪排涝需要不得不及时北排入海,致使宝贵的水资源难以蓄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40立方米,只有全省的1/4、全国的1/5,成为宁波各县(市)中最为典型的结构性缺水地区。

  近年来,慈溪投入巨资分别实施了浙东、汤浦水库、梁辉水库、姚江等境外引水工程,开挖“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开展城河整治工程和区域污水治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2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遏制了河道水质进一步恶化。但缺水的时候上游往往不肯放水,放水的时候又往往不缺水,这成为慈溪区域内河道水流不起来的先天痼疾;同时,由于受区域发展模式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全市河道水质普遍较差,全市河网劣五类水质占比居高不下。

 [1] [2] [3]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