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鄞镇江桥
□朱永宁
鄞镇江桥,在北仑区小港街道的江桥头村,它是一座造型优美的五孔水泥桥,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鄞镇江桥旧名任铁渡桥,因为横跨小浃江,所以又俗称江桥、江桥头,村以桥名。
小浃江起自鄞东的五乡碶,与甬江(大浃江)大致平行,曲折向东北流入海,除五乡碶至渡头董一段外,其余大都在现北仑区的小港街道境内。鄞镇江桥,旧时是鄞县与镇海县之间的一座界桥,两县在这里以小浃江为界,鄞县的边界止于桥北二里的江底张村,所以,桥西边的钟家桥村属鄞县,东头的江桥头村属镇海,现在,鄞州区的界至西移,钟家桥村、江底张村和江桥头村都属北仑区了。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东岗碶建碶之前,小浃江上无碶,东海咸潮直入,沿江两岸,尽为咸卤之地。小浃江上的跨江之桥,原先都是渡口所在,随着两岸的开发,才易渡为桥,现在这些以渡口命名的古桥仍存,如金银渡桥、朱家渡桥、邵家渡桥(安乐桥)等。鄞镇江桥最早也是一个渡口,叫任铁渡,建桥后的桥名叫任铁渡桥(《鄞县通志》标为银铁渡桥),是一座五孔石梁桥,它是小浃江上始建年代较早的古桥之一,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嘉靖宁波府志》,已经录有它的名字。
桥东的江桥头村旧时每逢农历一、六有市日,《光绪镇海县志》载为:“任铁渡桥市,一、六有市日。”每逢市日,不但附近镇海的乡民,隔江的鄞县乡民也到此赶集。桥头的镇海一侧还有一座古庵,叫普济庵,香火不绝,所以此桥实为两地往来之必需。
但是,岁月流逝,到了民国初年,这座跨江的任铁渡桥已是风烛残年,经过江涛的长年冲挖,西头桥墩下陷,桥面起伏,梁石倾斜,行人经过此桥,无不战战兢兢,仅靠临时的木栏攀扶而行,两岸乡民一直盼望重修此桥,但终因费用巨大,修桥之事一再拖延。
民国二十一年,鄞县人徐全华发起修桥,为求修后的桥梁能垂久远,决定修建一座仿欧式的水泥桥。他专程从上海请来工程师吴蓤甫,进行实地勘察,估算建桥费用约需洋元七千。消息一传出,镇海这一边,有位老人名叫丁载兴,平日里热心公益,认为桥通两县,理应两县同建、共同出资,怎能由鄞县人单独承担,所以,最后商定,由徐全华出一半资费,另一半资费由丁载兴负责募集,丁载兴自己先捐助了五百洋元,然后不顾年事已高,奔波募集。不料事有不测,这年冬天,丁载兴竟一病不起,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建桥之事,对其儿子说,没有亲眼看见新桥建起是他最大遗憾,要儿子完成此事。
丁老先生的儿子,不是别人,他是上海“宝大祥”的经理丁方源。旧上海,“宝大祥”与“协大祥”、“信大祥”是绸布行业最大的三个商号。丁方源在上海绸布业中也是叫得响的人物,于是他秉承遗训,继续募集建桥费用,力促造桥之事。
第二年冬天,一座崭新的跨江水泥桥建成了。桥仍为五孔,中孔高、边孔低,桥面拱起成弧形。面长27米,净宽2.68米,两侧设透空水泥栏杆。桥墩上窄下宽、实心薄腹。因为此桥是两县界桥,原先江桥村一头有木栅栏门,所以仍设界门一道,用水泥浇筑门框,而且在桥中心的北侧栏中,竖一根可设天灯的水泥灯柱,既利路人夜行,也利舟船夜航。工程由当时上海的沈生记营造厂承建,吴蓤甫任监工,建桥所需的水泥、钢材等,直接从上海船运过来。建桥同时,还利用普济庵在桥西的一方地,造了上座路亭,并铺设道路,一共花费洋元七千七百多。新桥落成,如同彩虹跨江,一时成为美谈,因为是鄞镇两地共同出资建造,于是就改桥名为“鄞镇江桥”,请当时寓于上海的鄞县书画家王禹襄题写桥额,刻于桥中栏板的外侧。
再说,桥已开建,而热心慷慨之士所捐之款仍源源而来,以致收到善款总数达到一万二千多洋元,远远超出了建桥所需,出资相助的二百多户中,有四分之一是商号厂家,其中好多都是做绸布染织的,如:瀛洲染织厂、华康公司、同德染厂、华成染厂、恒新布厂、辛丰绸厂、兴大绸庄等。为了使捐得的善款造福乡民,就用余款创设了“江桥乡保安救火联合会”,购置了“洋龙”等救火器械,从此,“行旅称便、桑梓赖安”,也使建桥之举锦上添花。
桥畔现存三通碑刻,《重修鄞镇江桥缘起》、《重修鄞镇江桥征信碑》和《乐善好施》,记录了80年前发生的这段故事。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