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家河塘。
春日桃花逐流水。
走在谢家河塘北面的鹅卵石小径上,看着春日里的桃花、迎春花盛开,柳条轻柔地拂在水面。
这条不过一两百米的河塘,堪称镇海古城最大的文脉。因为,昔日被称为“一城文人,半城谢家”的谢氏家族,当年居住在此。
《镇海地名志》记载,谢家河塘,曾名立新河塘,东起登瀛桥,西到童李衙弄。它的名字由来,与平江谢家有关。平江即现在的苏州市。宋朝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谢宇中进士,官封定海令(相当于镇海县令),在任上殁。他的子孙后人定居在此,传十世分为四支。区档案局保管了一份四本的《谢氏宗谱》,订立于1932年。《谢氏宗谱》上写到,后世四支分散在甬江两岸,分别居住于中官路、莘岙、柴楼、城中等。后来又分别迁居到了大榭、白峰、峙头等多个地方。
居于城中的这一支,成为镇海古城四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后裔,傍居谢家河塘一带祖宅。后人谢琛、谢大伦后嗣谢泰宗等人的府第,也在祖宅边上。
老宅面靠镇海内城河,河塘砌石,因此,这一段被称为谢家河塘。河边有一座萼园,是镇海城区古建筑之一。
谢家世代重文,翻阅《谢氏宗谱》进仕名单,在明、清两代,谢家登进士第的有11人,举人28人,诸贡35人,生员172人。进士是通过了古代科举考试最高等级,举人则是通过了乡试,诸贡是指贡生,即科举时代因成绩优异被挑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生员即秀才。
据资料统计,谢泰宗的“泰”字辈,“泰、昌、绪、祚、贤、辅”六辈中共出了8个进士,他们是谢泰宗、谢荣昌、谢兆昌、谢绪彦、谢言祚、谢辅墀、谢辅坫、谢辅濂。谢氏诗书传家数百年,后人达者出仕为官,隐者则优游林泉。因此乡人评论说:“吾乡世族,自明中叶以至于今,既久且硕。递传十余世而代有闻人者,实推平江谢氏为巨擘。”
谢氏一族,真是满门才子,含珠蕴秀。
其中,谢泰宗是较为出色的一位。
谢泰宗(公元1598—1667年),明朝崇祯丁丑(公元1637年)进士。字时望,人称天愚先生,晚号天愚山人。官至兵科给事中,善捕盗息讼。入清称病不仕。生平极嗜学,手抄经史百余卷,诗文直抒胸臆。著有《天愚山人集》《二十七史要笺释》《纲鉴类钞》等。
领略其七言旧作《偕顾翎先司理陈坤庵集梓荫山阁》,诗曰:“西风禾黍一登楼,槛外青山大海流。钓客六鳌初下饵,仙人双鹤未归丘。移云树影江心见,漱石杯光水底浮。投分半通千佛籍,抡交十载一绨裘。歌风汉苑思皇士,溉釜周京旧国谋。入洛彦先才自美,谁人惊坐辖堪投。振衣试读《怀沙》句,笔底江山何处收。”通篇畅快,读来胸襟明阔。其品性、风格可见一斑。
另一首《招宝山》,谢泰宗描绘曰:“紫气澜生绝汉隈,扶桑倒卷海涛来。云中鸡犬声容出,大壑蛟龙风雨回。指顾三山衣带水,中枢两浙户门开。百蛮蠢尔徒滋丑,自有乘波万里才。”
谢泰宗长子谢得昌,傲然风骨,诗作《韬光月下》:“叠石攒峰古木稠,湖烟江月共沉浮。支筇不向青天问,一啸苏门万壑秋。”苏门,指的苏门六君子,即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廌等,均出苏轼门下,皆有文名。
诗书传家,品性亦然。
另一位明末清初才子谢纬,创造了一个名词“前明”,然而鲜见于书。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与谢纬交好。明亡后,黄宗羲一面抗清,一面遭通缉。后康熙年间,先后被以“博学鸿儒”“赴京修史”“送交抄录明朝史论、史料”等名义征召。谢纬也在其中。两人依旧明朝衣饰打扮,风骨铮铮,却未停止为明朝留下珍贵的文字资料和史料。后黄宗羲称谢纬和自己之流等为“前明”人士。
纵观整个谢氏宗谱,后辈文人学士,都颇有声望。民国《镇海县志·人物传》,被列入其中的谢氏者共33人。其中,28人有著作留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