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章升文集 正文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系列报道(二)

运河源头——中国古代水利令人骄傲的智慧结晶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4-30 08:50:38   稿源: 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宁波网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中国宁波网4月30日讯(宁波日报记者 陈朝霞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章升)岁月无声,河水悠悠。连续三天细探中国大运河最北端的北京城,走过积水潭、汇通祠、南新仓、大通桥遗址、高碑店闸、通州燃灯佛舍利塔……一条串起千年前中国大运河源头从积水潭到通州的漕运“高速路”展现在眼前,历史深处大运河帆影点点、商贾云集的场景呼之欲出,中国水利令人骄傲的智慧结晶展露无遗。

  历史辉煌

  中国古代水利的骄傲

  对于中国大运河北京段,中国大运河申遗专家组成员赵福生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的水利杰作。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现白浮泉并主持开凿了通惠河,全线贯通了京杭运河,这是运河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大运河北京段和郭守敬的名字紧密相连。元至元30年(1293年)秋,担任都水监的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为源,凿成通惠河,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这成为中国元代解决南北交通、人力改造大自然的创举,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赵福生说,“从宁波等南方城市运来的漕粮到天津后,必须走北运河才能顺利运抵皇宫,但从通州到积水潭20多公里的路途有20多米落差,为了保证水路畅通,郭守敬在这段运河的坝河上修了7个大坝,在通惠河上建了11处24道闸。漕粮等物质在翻越了7道闸口、通过20多个闸口之后,才能到达元大都。在距今近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水利已达到如此先进的水平,怎不令人自豪!”

  赵福生介绍,元代时,漕运的终点在什刹海,当时这里“野旷千帆集,城穿一水流”,从数千公里外来的漕船可以经过通惠河,直达什刹海旁的积水潭,密密麻麻地遮蔽了“海面”,出现“舳舻蔽水”的壮观景象。而到了明朝,城中通惠河一段已圈入皇城,漕运船不能进城,通州便成为大运河的终点。于是,取“通漕天下、漕运通济”之意的通州便成为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清康乾年间平均每年有上万艘漕运船抵达这里,形成“万舟骈集”的通州八景之一。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