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章升文集 正文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系列报道(十)

枣庄:“黄金航道”与古城交相辉映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5-17 07:11:4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柳琴戏表演

石拱桥下流淌的古运河

活色生香的运河“非遗”

古运河还催生并发展了鲁南活色生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和鲁南皮影就是其中的代表。

66岁的张树俊作为柳琴戏的琴师已经快30年了,一把四弦琴在他手里发出悠扬的乐声,煞是好听。古城内,他和两位搭档苏明莲、林文云来了一段“喝面叶”,曲调高亢婉转,吸引了很多观众。

“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你看这琴的形状像柳叶一样,所以称柳琴戏。这琴最初只有两根弦,现在发展到四根弦,音域宽广了,达到四个八度。”张树俊饶有兴致地介绍,“柳琴戏最初诞生在运河旁的鲁南地区,流传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运河两岸交界处,这里的百姓都能哼上几句。”

60岁的苏明莲自豪地表示,柳琴戏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现在会唱柳琴戏的上至80多岁的老人,幼至六七岁儿童,“我也是退休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学了七八年,现在能唱很多折子戏了。”

不过,枣庄的山东省“非遗”鲁南山花皮影传承人陈守科对自己手艺的传承则有些担忧。这位皮影世家的第四代传人表示,他爷爷年轻时常坐船在运河沿线演皮影戏,“爷爷告诉我,皮影艺人和船老大是一家。传说皮影艺人救过船老大的命,所以凡是上了岁数的皮影艺人坐船不用交钱。”

说起皮影的历史,陈守科很有感触, “皮影戏最繁盛的时候在民国初年,那时候最方便的交通是坐船,我的爷爷和父亲便在运河沿线演出,最南到过江苏,最北还闯过东北三省。”

谈到鲁南山花皮影的现状,陈守科有些迟疑,“皮影从制作到表演完全由一个人完成,不仅需要绘画、雕刻等技术制作皮影,还要会坐、念、打、斗功夫进行表演,非常不容易学。”不过,他还是欣慰地表示,“现在喜欢皮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2000年以后,皮影表演场次也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回归直接促进皮影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