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巷中的中国银行旧址
□记者 梅薇/文 王鹏/摄
无锡,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其始于商末吴泰伯开凿的伯渎河,明清时期成为“商贾云集,船乘不绝”之地。
无锡民族工商业发达,一度被称作“小上海”,这一点颇让无锡人骄傲。鼎盛时期,无锡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三。如今的无锡城,运河两岸依然留下了很多痕迹,而这些痕迹见证了江南漕运的辉煌历史和无锡城的繁华昌盛。
米市不复当年繁华
自吴桥沿着运河到老三里桥一段,叫吴桥东路。郑大姐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布店,卖一些零布,生意不错。“原先我们这一带可热闹了。”郑大姐说,这里有个米市,附近一溜都是店。“我小时候,这条街上每天人头攒动,根本骑不了自行车,只能推着走。”
郑大姐所说的米市就是无锡米市。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是无锡米市的鼎盛期,北塘到三里桥一段最繁华,沿河几百家米店粮行。“早前,三里桥旁有个‘蓉湖楼’。”郑大姐说,粮行和客商谈生意经常会去那里,“凡是到无锡来做粮食生意的外地客商,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蓉湖楼的。”无锡有民谣唱道:唉咯仑顿桥,要吃馒头三里桥。说的就是蓉湖楼的馒头。“可惜喽,蓉湖楼已经不在了。”更让郑大姐遗憾的是,“如今北塘这一带也没落了,不如南长街啊。”
南长街离北塘一带不远,也是一条依运河而建的街巷。走进去,两旁都是仿古建筑,跟宁波的南塘老街有几分相似,成排的街铺中有很多酒吧、咖啡馆,洋气得很。
遗存诉说工业昌盛
无锡曾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当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被称为“米码头”。“所谓‘米业兴,百业盛’,无锡成为粮食集散地之后,也带动了整个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无锡文管办主任杨建民说,继“米码头”之后,无锡又出现了“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等。
无锡一度被称为“小上海”,上世纪30年代,无锡古运河及支流两岸尽是工厂。如今,沿岸的大多数厂子不复存在,遗留下了一些痕迹:废弃的码头,直指苍穹的大烟囱,红砖砌成的欧式厂房……
在主场巷,紧靠着一个叫“颐和湾”的高档楼盘,有两处市级文保单位———“锡金钱丝两业公所”旧址和“中国银行”旧址。当年浙江中大集团在开发“颐和湾”时,为保护这两处历史遗迹,特意将整个楼盘沿运河退回了5米。“沿运河我们保留了20多处工业遗存。”杨建民表示,这些工业遗存的保留方式包括改造为博物馆、艺术馆、创意园区等。
窑址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无锡,流传着一句俗语:“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如今的大窑路上,依然保留着一片古窑遗址群。据杨建民介绍,以前这一带有120多个砖瓦窑,现在残存43处窑址。这些古窑址与民居相邻,居民的门前屋后,都能看到草木丛生的废窑址。
杨建民表示,大窑路青砖名声在外。旧时,路旁的古运河百舸争流,忙着运进来的是无锡城外农民制作的砖坯,以及作为燃料的稻草、麦秆,而运出去的就是大窑路出品的砖,“最远的甚至销往马来西亚。”
“无锡青砖质量好,坚固耐用。”杨建民说,在南京的明城墙和北京故宫,都能看到无锡青砖的身影。在大窑路的窑群遗址博物馆里就陈列着无锡产的皇家“金砖”。据说,“金砖”质地冰凉,盛夏时节有降温的奇效。夏季,吃不光的饭菜放在金砖上,罩上一个纱罩,放它一夜半天的,不会发馊。这样看来,“金砖”俨然成了天然的冰箱。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