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南浔古镇的街道,頔塘故道两边的百年老宅依旧完好,头发花白的老人依靠在石桥上聊家常,中年妇女一边聊天一边在水边洗衣、洗菜,这样的场景如今似乎只在电影中才能寻觅到,最原始的小桥、流水、人家,足以让我这个城市居民羡慕不已。
“我出生在旁边的老房子里,我的爷爷也是在这里出生,我们家几代人都在頔塘边生活,上次有专家来说大运河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也是当中一段,我们这保护那么好,肯定没问题的。”在頔塘边洗衣服的陈金荷说。
南浔区文物保护所副所长陆剑介绍,大多数居民目前还是住在頔塘故道边的古镇里。“目前,还有3万居民住在古镇,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几十年前基本没有改变。由于来这里游览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也保持了这里的原貌,我们也没有做太多的开发。”
陆剑边走边向我介绍这里的情况。当来到一座桥上时,他指了指远处的老宅:“这里是南浔最有名的百间民居楼,传说明代南浔的两户人家结婚,女方为了刁难男方,说有一百个丫鬟要陪嫁,男方为了迎娶,就造了一百间房屋给丫鬟。百间民居楼全长400多米,现有建筑大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已经超过了100年。”
在南浔古镇,房龄超过一百年的建筑比比皆是,頔塘两岸保留有刘氏通德堂、庞氏旧宅、金绍城旧宅、张雪庄旧宅、邱仙槎旧宅等名宅大院。这些建筑和其他地方的名宅不同,许多南浔人经商,吸收了西洋文化,所以部分宅子既有中式建筑,也有西洋建筑,更有甚者还在家中设置了西洋歌厅。
“頔塘故道是大运河申遗点当中唯一一段支流入选,除了其连通太湖与大运河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南浔古镇保护良好的古建筑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古代,頔塘故道是南浔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可以说頔塘故道与南浔古镇是两者互相融合、不可分割的。”南浔区文物保护所副所长陆剑说。
正如陆剑所说的,南浔古镇与頔塘故道密不可分,大运河边的城市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四通八达的运河滋养了运河边的城市,城市里的居民通过这一条条运河支流走出自己的家乡,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而运河也成为这座城市里所有人的共同记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