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吴明山有句话总是挂在嘴边,“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事关群众利益,不管多小多烦,他都乐意“跑龙套”。
有位股东大姐自幼身患残疾,长期在村里务农,生活并不宽裕。上世纪九十年代,考虑她是烈士和知青后代,应本人要求,有关部门同意将她的农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可是按照新的股份制改革方案,非农户口是不能享受人口股待遇的。
吴明山十分同情她的境遇。于理,大姐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有农民身份的事实;于情,当初让她转居民户口,是对烈士之后的照顾,现在党和政府仍需要给予照顾。
可是,有人多一份,就意味着其他人少一份,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大家能愿意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明山便围着合作社的董事们开始做工作,遇着意见较大的股东,他更是挨家挨户去沟通,还总结出了“三大”理论——做人首先要“大气”,乡亲之间要“大度”,对待弱者更是要“大方”。凭着一股子韧劲,吴明山终于为她争取了一份人口股。
吴明山通人情,但更讲原则。当这位大姐认为同是非农户口的儿子也应该有一份人口股时,却被吴明山一口回绝,“大姐,能帮的,我肯定帮您,但这是违反原则的事,我实在帮不了您。”
吴明山还总说,“群众的事,总需要有人去办,我是听不得老百姓说咱们政府不作为的。”
2011年12月,一位70岁多岁的老师傅突然“撞”到吴明山的办公室,要求查看自己曾在江东铁器修配厂工作的经历证明。吴明山为他倒了杯热茶,耐心询问后才得知,这位姓李的老师傅是60年代初期响应国家“精简退职”倡议的精简人员。
“最近,国家对企业精简人员有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但享受这个新政策,必须要有相关证明。可是我们老厂早就没了踪影,这证明让我去哪儿找呀?”李师傅皱着眉、叹着气。数九寒天,为了这一纸证明,李老四处奔波,可是始终无果。
“不管是不是份内的工作,只要是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该去做。”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吴明山拉着同事小顾,带着李老提供的线索又跑了起来。几经周折,两人终于联系上了李老的旧同事,取得口述证明,还从派出所调来了李老曾落户江东的证明材料,并帮老人办好了手续。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小顾仍有些动容,“这并非吴局长的工作,部分也超出了我们经信局的职责范围,可就是这样一位与吴大哥非亲非故的老人,只是因为机缘巧合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数九寒天里,吴大哥一边开着车一边絮絮叨叨地分析怎么帮助李师傅。”那一幕,至今仍深深地落在了她的心里。
许多农经战线上的老同事在回忆与吴明山共事时都说,明山大哥做事,始终出于公心,不管任内任外,他都负责到底.
上世纪90年代初,原江东区农林水利局某下属企业在原鄞县宋诏桥附近造了一幢住宅楼,安排给16户员工居住。当时由于管理疏漏,这些住户一直没有拿到土地证,甚至有的连房产证都没有。2000年,有住户想卖掉房子时,这才意识到,这批房子成了无法出售的“死宅”。
可当时,公司倒闭,老板跑路。这幢涉及到江东、鄞州两个区多个部门的房屋的权证归属问题,成了一桩“悬案”。住户们开始上访“要说法”,然而由于房屋建筑年代久远,资料缺失,而且牵涉面广,处理难度大,一直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8年8月,吴明山退居二线,在移交了手头工作后,他告诉自己,16户居民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在局党组的支持下,吴明山带着两个住户代表,自己开着车跑了起来。鄞州区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他挨个“转悠”了个遍,在各单位配合下,终于找齐了尘封已久的老档案及鄞州区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依据。接着,吴明山召集业主一一签下房屋产权真实性的承诺书;他则代表区农经局,郑重地签下了承诺书。
“8年了,大家都憋着一肚子气。”住户代表老蔡感慨地说,“整整3个月,吴大哥带着我们东奔西走,有时晚了还自掏腰包请我们吃饭,终于办下了房屋权证。”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房子不是你批准盖的,住户们又跟你素昧平生,更何况你都已经退居二线了,何必去趟这趟浑水呢?
吴明山听完,直摇头:“群众的事,总需要有人去办。我是万万听不得老百姓说咱们政府不作为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