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手机依赖症"无处不在 一场拓展训练后引发的反思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8-09 09:40:12   稿源: 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现在,电视上的互动真人体验秀节目越来越多。在实景拍摄下,每个人几乎都会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上周,鄞州职高为期5天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老师,暑假去哪里呀》结束了。在舟山、奉化的几个小村庄里,同学们成为了这场真人体验活动的主角,虽然没有视频记录,但同学们的一举一动还是被带队老师一笔一划记了下来,并引发了深刻反思。

出门前还在询问老师公交路线

本次素质拓展训练团队里的22个学生是从不同班级选入。学生中成绩好坏、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各占一定比例,男女生比例各占一半。

活动第一天,按照规定学生是在羊毛衫市场集合,22个学生从各自的家里出发。上午9点半左右,活动组织者杨剑老师收到多个学生电话,“老师,公交车怎么坐,到哪一站下车?”另外,有5个学生是家长用车送来,两个学生是家长陪同坐公交车过来。

学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自己过来,但也强调了本次活动是素质拓展活动,每一个细节,都要自己去努力完成。

学生不会坐公交车、对方位没有概念、缺乏辨认方向的基本常识。如今,电脑在学生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学生竟然不知道出门前通过查阅百度寻找路线,凸显了部分学生在自立能力上的缺陷。

嫌水难喝随意丢弃 口渴时后悔莫及

本次活动安排了强度较大的野外拉练,走4个小时的山路,强度大、有一定的危险系数。活动开始之前,学校除了必要的安全问题之外,其他的注意事项都没有进行提醒。

出发时每个学生手拿一个矿泉水瓶,带去22瓶水,但回来时候,只有十来个学生手里拿着空瓶子回来。虽然平时在人多的时候学生们的公共卫生习惯都能遵守,但是在无人看到或者身心比较疲惫的时候他们就会逃避某些卫生习惯,公共意识方面存在缺陷。

出发前,教官在每个学生的矿泉水里滴入了几滴“十滴水”,出发没多远,学生们喝过水之后,发现非常难喝,有些学生就将整瓶水直接丢大山里了。

一个小时后,口渴难忍,于是有人从小声的喃喃自语发展到大声嘶吼“我要喝水!”不但没有意识到之前丟水行为的严重性,也没有意识到大声嘶吼将加速身体水分的流失,并可能导致体力衰竭,说明同学们生存意识和能力存在缺陷。

拿什么拯救你 无处不在的手机

手机已成为学生的必需品,甚至有些学生已有“手机上瘾”趋势,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使用手机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的一个急迫解决的课题。在本次夏令营活动中带队老师发现了几点“手机上瘾”的现象。

现象一:因担心在夏令营中不能使用手机而退出的人占本次活动退出总人数的80%,说明手机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必需品而是有一定“手机成瘾”的趋势。张同学,专业技能强,性格开朗活泼,是汽修钣金竞赛的种子选手,本来非常愿意参加本次活动,但是一听说会有“手机上交”惩罚的时候,就果断退出。

现象二:无论是吃饭还是参加活动能带手机的一定要带上,只能带一样东西一定是手机,甚至在野外拉练、漂流等活动中也带着。在爬山拉练开始之前,给他们准备了4样东西:一瓶水、手机、毛巾、帽子,让他们选择其中2样带上。所有人的选择中必有手机,这个选择让老师们既无语又担心,手机的魅力居然有如此之大。

现象三:无论是休息还是活动都会无意识看手机,而且间隔的时间比较短,大约50%的人每隔10秒~1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在聊天中老师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主要用来看空间、聊QQ、刷微信、打游戏、拍照片等。

团队一个女生,看手机的间隔大概10秒,问道为什么要看手机,里面有什么内容如此吸引她的时候,她回答:“无聊而已,很多时候没有新的内容,就是想看看,不看的话总感觉有事情没做一样。”

暴露问题才能针对性解决

本次夏令营,学校发现了不少问题,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例如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现象,在后来的几天时间里,通过以“疏、堵、防”三种不同方式来消除或减轻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针对学生生活习惯方面,通过恰当引导,消除了出门不关灯、不关空调的习惯等。

“本次素质拓展暴露了同学们在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但通过几天的训练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为学校日后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了依据,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同时,95后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社会和家庭、父母和长者,应该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教育。”杨剑说。周 浩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