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的简单与厚重
顾乔雨(化名)现在宁波市某机关单位工作,30年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往事,他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只是一张纸,简单、朴实却金贵无比。”顾乔雨说。
顾乔雨出生在余姚农村,1983年参加全国高考,考入浙江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顾乔雨印象中,知道录取结果是通过学校“放榜”,大红色的纸用毛笔写上“金榜题名”四个大字贴在校园醒目位置,上面自己的名字熠熠生辉,是那么耀眼。
放榜之后等了好几天,邮递员终于把录取通知书送来,通知书有A4纸张大小,上写“录取通知书”五个大字,内容涵盖报到时间、报到地点等。那时交通落后,规定要统一到报到地点,看到学校横幅,集合后再赶往学校。对通知书上的名字,他的记忆尤为深刻,“顾乔雨”三个字是钢笔行楷,字迹飘逸,意义厚重。
“录取通知书也是入学报到的一种凭证,证明该学生已到我校并被接纳入学。”据顾乔雨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学生入学报到都要携带录取通知书及户口本,到校后要将录取通知书上交学校。
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王克鹏告诉记者,他当年作为新生入学时也要凭录取通知书报到,通知书要上交学校,后来学校也没有将录取通知书发还本人。
记者试图找到几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便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做对比,但几位接受采访的当事人都表示已上交学校,寻求无果。
对比现在个性化十足的录取通知书,顾乔雨认为:“这体现了高校从过去高高在上的殿堂,到现在开始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个性化通知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第一眼就能对学校产生认同感,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