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分类不够精确
记者从市分类办了解到,我市垃圾分类自去年7月份开始试点,在去年老三区三个街道3.2万户家庭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扩展到6万户家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量约有17吨,由开诚厨余垃圾中试处置线进行处置,待厨余垃圾处理厂建成后,将统一由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置。
“居民家中产生的垃圾过半是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多是食物残渣、果皮等,有机物含量很高,通过生化处理可生产沼气,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办法。如果能将这部分垃圾全部分类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末端的处置量,还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分类办副处长葛晓波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厨余垃圾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高,厨余垃圾中掺杂着各种其它垃圾,居民的分类准确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这一现象也得到了开诚厨余垃圾中试处置线车间主任王相权的证实,王主任说,要做好厨余垃圾的精确分类需要很长的时间,从目前情况看,厨余垃圾里掺杂了餐巾纸、包装袋等其它垃圾,有些里面还有铁类物质。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接料装置口出来的厨余垃圾进行人工杂质分拣,将大件的显而易见的其它垃圾分拣出来。
厨余垃圾进入传输带后,最先通过除铁装置分拣出其中的含铁杂质,然后经粉碎再输送。在轻物质分离器处,塑料等杂物又可以被分离出去。余下的进入酸化罐进行水解、酸化。两天后,有用的部分被送进沼气罐,密闭、加热后就能生成沼气了。沼气可以用来发电、供热。
“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做好源头上的厨余垃圾分类,厨余垃圾不等于厨房垃圾,不要将纸巾、塑料包装等扔到厨余垃圾袋,只有在源头上保证了厨余垃圾的纯度,后端的处置才更有效果。”葛晓波说,如果厨余垃圾中掺杂了太多的其它垃圾,经过流水线的分拣后这部分其它垃圾还要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增加了处理的环节和成本。
巨大的垃圾山令人震撼
在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大家被眼前占地560多亩的垃圾山震撼了。“这么多的垃圾,真是难以想象。”市民邬小姐忍不住感叹。
填埋场的夏小洪经理介绍说,这个占地560多亩的填埋场是2006年投入使用的,设计处理能力是800吨/日,但是现在1500吨/日的垃圾填埋量,大大缩短了填埋场的使用时间,使用年限由原来的20年下降到14年,如果垃圾量继续增加,使用年限将继续缩短。
指着茫茫的垃圾山,夏经理不无心痛地告诉大家,这些填埋在地下的垃圾,至少一半是有用的资源,当做垃圾进行填埋,不仅浪费填埋空间,而且还是很大的经济浪费。如果源头上能够做到并做好垃圾分类,将极大减轻他们的填埋压力,并能够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分类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日均垃圾处理量4200吨,35%左右用于填埋。而对于日后的填埋空间,夏经理脸上满是焦虑:现在土地资源特别宝贵,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垃圾填埋,垃圾的分解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此间的填埋场只能封山种树,而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或多或少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市分类办陈建平副处长说,4200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远远超出了3750吨的设计处理能力,垃圾分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能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做好垃圾分类,在不久的将来,急剧增加的垃圾会把我们居住的城市团团围住。
“垃圾分类太重要了,不管从哪儿来讲,都需要市民的高度自觉参与,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更美好。”市民代表张阿姨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