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新闻网 记者顾圆圆 通讯员 郭恒烨 王尉月琳
霞浦街道位于北仑区中部,北濒金塘水道,与金塘岛、大榭岛隔海相望,东南与柴桥街道毗邻,西与大碶、新碶街道接壤。地属大碶—柴桥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霞浦古称“下浦张”,相传南宋名将张千忠嫡孙到该地定居,因张姓家屋外有“浦”,故称下浦张,后人雅称霞浦张。民国16年(1927)建霞浦张镇,简称霞浦,1936年置霞浦、九峰、下洋3乡,1956年5月合并成霞浦乡,1988年8月撤乡建镇,2003年8月撤镇建街道。现全街道下辖7个社区和22个村。
右为朝北街
建国前,境内除3家碾米厂、几家石灰窑厂、石厂和人工榨油厂外,基本无工业可言。惟独民间手工艺作坊历史悠久,其中又以个体手工业为主,涉及竹、木、铁制品制作,轧花等。1968年组建霞浦农机厂、霞浦船厂(主要生产水泥船)。20世纪80年代,霞浦兴起童装业,1991年建成了童装市场,到90年代前期,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有童装之乡的美称。以后这些半机械化操作的童装企业失去了原有优势,被市场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霞浦模具业、塑胶加工业、缝纫配件业等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因开发建设需要,耕地面积骤减,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台塑工业园区、吉利汽车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落户霞浦。
霞浦还曾有有名的九峰养正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次年续办霞浦学堂,民国14年(1925)建设新校舍,更名为霞浦国民小学。建国后1956年创办霞浦中学。境内有乌龟山两汉墓葬,清代水利禁示牌位于陈华村陈华桥东南侧,为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所立。解放前,霞浦桥边有一家名为霞浦医院的正规医院,由孙继堂建造。老百姓求医主要找街上的四家中药铺坐堂医生。
河东村、河西村、水俞村
以蔡家漕河为界,东岸是河东村,西岸是河西村。这两个村中,胡姓是大姓氏,这个姓氏在霞浦已经有700余年的历史。
最近,河东村的胡氏宗族开始修族谱,这与此前一次修族谱的时间相隔了66年,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担任此次修族谱工作总负责人的是第22代后裔胡岳成,参加的共有8位老人,有7位是胡氏家族的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9岁,最小的也已有71岁。据了解,《胡姓月三公支脉族谱》已于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嘉庆年间、光绪年间、民国10年、1948年历经6次修编,这是第7次。
据记载,霞浦大胡胡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因受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市一带),所以那里的胡姓人士随国君而姓,而后迁往各地。其中有一人跟随吴越国王钱鏐来到浙江当上了越国的“国防部长”(时称兵部尚书),后因年老辞官后在奉化簰溪大胡(也称排溪)定居。宋时,霞浦大胡胡姓始祖月三公又从该地迁到现河西村。因为月三公爱此地山水清秀,故此地亦名大胡。后子子孙孙居住在此地,不断繁衍。
河东村的舍口杨
河东村的外新屋
河东村跟附近的几个村如今都已经归并成了新浦社区,河东村就是新浦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服务中心旁还建有新浦大屋和大会堂,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河东村有外新屋、里新屋、球房、舍口杨等几个小地名。外新屋,村民姓胡,清乾隆年间从里新屋迁入,村以屋得名。里新屋,村民主姓胡,明隆庆年间从河西村三房门迁入。球房,村民姓胡,明隆庆年间从河西村三房门迁入。以胡姓球房得名。舍口杨,村名主姓杨,居此已十代。杨姓先祖曾在十字路口建九架隔香楼屋,形似“舍”,故名舍口杨。筱桥头,村民主姓胡,明成化年间从河西村三房门迁入,村边有筱桥,故名筱桥头。著名人士有胡兆量,1933年出生,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河西村有映墙门、四份头、三房门、连三进、河跟小地名。主姓胡,明洪武年间从奉化迁入。还有马夫桥朱家,主姓朱,明代从鄞县鄞江桥迁入,因位于马夫桥附近且朱姓为多,故名。
河西村的马夫桥朱家
河西村的映墙门
水俞村和河西村挨着,由水家和俞家各取首字而得村名。水家,村民主姓水,清乾隆年间从奉化黄岙迁入。俞家,村民主姓俞,明万历年间从鄞县东钱湖迁入。水俞胡家,主姓胡,明万历年间从河西村三房门迁入。为避重名,故称水俞胡家。河,村名主姓俞,清乾隆年间从俞家分迁。该村三面环河,故名河。又称河俞家。水俞村有个庵,叫傅家碶庵。
这三个挨着的村子,原来各有石桥相连,现在经过发展变迁,地界已经渐渐模糊。
霞南村、霞西村、胜利村
跟老人们聊天,你总能听到他们说起“河湖涨”这个地名,老人们说,这个叫法是由“下浦张”叫得多了,“含胡桃”地变音演化而来,除了是霞浦的老名外,也常特指霞南村这一带。有老人说,无论是下浦张,还是河湖涨,都意味着原先这一带都是海涂,后逐渐形成陆地。
霞南村有小地名槐花、庙前张(已拆)、大庙堂、龙头下等。槐花,村名主姓张,其先祖系南宋将领张千忠裔孙,南宋后期从大碶嘉溪村乌石岙迁入。村内有株槐花树,迄今280年尚根深叶茂。村由树得名。庙前张,村民主姓张,南宋后期从大碶嘉溪村乌石岙迁入。因坐落在杨亭庙前,故名。大庙堂,村民主姓张,元初从同村槐花分迁。村以庙得名。龙头下,村民主姓张,元初从同村槐花迁入。该地长山岗有天然龙潭,水流不止,故名龙头下。
记者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了后明堂、后漕弄、龙潭下等几个小地名。村子里小巷穿小巷,小弄拐小弄,初来乍到的人很容易迷路。还好有褐色醒目的张人亚故居指示牌,让方位感差的人可以大概判断一下方位。张人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职业革命家。他的党龄与共产党同岁——1921年的党员,也是宁波籍的第一位中共党员。故居位于霞南东路19号,当地人称“祠堂后”。该房建于清中期,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间张人亚生活于此。
霞南村在旧社会生意人多,开店人多。霞南有一条有名的朝北街,它是从前霞浦唯一的一条街。朝北街因为面朝北得名,临河而建,东西走向。曾经朝北街商贸繁荣,有药店仁义堂、培本堂,有南货店源大、协大、兴大等,还有来自穿山码头的海鲜,阿庆肉店、张德来剃头店等。以前霞浦人买东西都会说去“河湖涨”,说的就是河湖涨的朝北街。上世纪80年代,新建霞浦新街,朝北街市才渐渐退去。现在的朝北街依然在,长约200米,宽6米左右,这里依旧是老一辈霞浦人难忘的“河湖涨”。
在霞南,还有霞浦工办食堂,光听名字就有着浓浓的时代印记,本刊也曾经专门写过关于这家食堂的文章,现在已经收录在《北仑往事》中。烤牛肉、大肠萝卜羹、炝蟹、岙鸡芋艿羹、三鲜这些家常菜一直是这家饭店的招牌,招徕了很多的爱吃“妈妈菜”的食客。另外,“童装之乡”也是由霞南村发端的,当年的霞浦童装市场也是不容小觑的,有兴趣的读者还是可以翻阅《北仑往事》关于霞浦童装兴衰史的文章。
霞南村还走出了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张石川,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他的主要作品有《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1928年他导演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霞西村村民主姓张,元初从霞南村槐花迁入。村处霞浦路西,故名。著名人士有张兆泰(1879-1918),字樵斋,毁家办学,该私学后发展为霞浦学堂;张季言(1897-1957),工商业家,曾拟捐书霞浦小学,后因故五万册书全存天一阁。霞西村原有石桥五架桥头。
胜利村村民主姓余,清初从鄞县东钱湖迁入。村北后横河有桥,故原名后横河桥余家。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更名“胜利”,沿称至今。宝山村,村民主姓张,元初从霞南村槐花迁入。村处宝山旁,故名。宝前村,主姓张,元初从霞南村槐花迁入。以宝山脚为界,分宝前、宝后(宝山村)。该村处前,故名。下张村,村民主姓张,清代从鄞县姜山镇张华山迁入。因处霞浦北首,故名。
前些年,霞南、霞西、宝前、宝山、胜利、下张、河东、河西、水俞等9各村基本连成一片,自然镇范围扩展数倍。近年来,下张村已拆迁,宝山已部分拆迁。
林大村
这也是霞浦已经拆迁的一个村子之一,现在已经是台塑和宁钢的所在地。经过拆迁、平整,连年长的村民都无法辨认原来的位置了。“已经不知道哪里是哪里了,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样子。”采访中,一些林大村的老人告诉记者。
林大村以林大山得名,如今这座山也因建设北仑港和临港大工业的需要被夷为平地了。老人们回忆,林大山上有炮台岗和羊府庙,炮台岗是为防倭寇而建的。林大山上还有一块巨石,巨石留有一个很大的草鞋鞋印,很是稀奇,传说中的“踏石留印”就是这样的吧。因此这个脚印也被村民们叫做仙人脚。老人们还告诉记者,曾经的林大村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村民有老话“嫁女不嫁林大村的”。
拆迁后的林大村老人大都搬进了现在的陈华浦社区,84岁的陈善根老人也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林大村老村民向记者回忆起曾经的村庄,饱含深情:林大村和礁碶村、董王村、镇东村都在霞浦的北边,这四个地方老话叫“下洋”。林大村小地名比较有趣的有大坑口、下松盛、太平桥、南湾。大坑口,村后原有大坑,故名。下松盛,村民主姓张,清光绪年间从宝山村迁入。因位于上松盛下方,所以叫下松盛。太平桥,村民主姓胡、袁。清道光年间袁姓从新碶迁入,胡姓从大胡迁入。村旁有太平桥,故名。南湾,有陈家、胡家、童家小地名。主姓童,清康熙年间从山前村童家迁入。村南有山湾,故名。
从林大村童家也走出了不少著名人士:童葵轩(1896-1987)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员;童义永,1925年10月出生,上海工具厂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童义求,1929年6月出生,上海机床厂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童合一,1938年9月出生,上海水产大学教授。
童葵轩,字映榴,霞浦林大村人。幼年勤奋好学,初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后入南京高等师范攻读机械专业。与同乡张季言同窗,常以实业救国、科学救国互勉。83岁的童葵轩还被聘为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技术顾问,参加海科院筹建,参与制定海科院技术发展方向,直接指导海科院承建第一条厦门至鼓浪屿海底输水管道铺设工程,以耄耋高龄为打捞“阿波丸”沉船出谋献策。1986年被市科协推荐为著名专家、学者之一。
“林大村一般般,没什么特别大的特色,就是我们的老家,我们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的。”陈善根老人说。
礁碶村
礁碶村就在林大村隔壁,如今村子也拆迁了,搬迁的老年居民大都住在陈华浦社区。礁碶村村名的来源是一座建在礁石旁的碶闸,称礁碶,后来村子就以此得名了。
礁碶村的小地名有三眼碶、黄道车门、礁碶胡家、塘角等。虽然这些地名都不复存在,但是它们永远留在了村民的心中。三眼碶,主姓贺,清康熙年间从新碶半浦陈迁入。礁碶有三眼,故名三眼碶,亦称三眼碶跟贺家。俗称老贺家。黄道车门,主姓张,清康熙年间从霞南村后明堂迁入,礁碶胡家,主姓胡,清嘉庆年间从河东村迁入。为避重名,故称礁碶胡家。塘角,主姓张,清嘉庆年间从宝前村迁入。村处永丰塘一角,故名。
80岁的于永良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礁碶人。于爷爷告诉记者,解放前礁碶村有个非常有名的民间组织——合丰会。村里的婚丧事宜都离不开这个合丰会。这个组织成员很多,队员又都非常的积极肯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一个组织。“合丰会有一面大旗,很是气派,需要七八个人一起抬,旗上有100多个铃铛,是铜质的,风吹起来的时候,清脆的铜铃声老远路就能听到。大旗上面还有一个字,上面是‘毒’,下面是‘县’和‘系’,念‘毒’。当时很多村都有自己的民间组织,只是我们村的做得特别好,名气响。”于永良老人说。从老人的讲话中,记者能够想象当年村民办红白喜事时团结、热闹的场面。
礁碶村还走出了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贝汉廷。贝汉廷(1926-1985),远洋海轮船长,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原上海吴凇商船专科学校)航海系。后历任和平号、友谊号等轮船大副、船长,先后到过40余个国家80多个港口,培养航海人才甚众。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79年、1982年)、全国劳动模范(1979年)等称号,1982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贝汉廷热爱祖国的航海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并以非凡的毅力自学了英语和法语,很快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远洋船长。30多年来,为发展祖国的远洋运输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1961年贝汉廷作为中国远洋货轮“和平”号船长,先后与兄弟船只驶入非洲、亚洲各港,开辟了新中国最早的远洋运输航线。
镇东村、董王村
村由镇东碶得名,与大榭对江。村有东平宫(庙),清光绪十七年由张兆南、鲍相俊等募捐建造,后拆建为学校。地名有镇东吴家,主姓吴,清嘉庆年间从柴桥镇同盟村横塘迁入。为避重名,故名镇东吴家。小洪舍,主姓张,清嘉庆年间从霞南村大庙堂迁入。古时称煮盐草棚为“舍“,舍旁有小泓浦,后“泓”误写作“洪”,故称小洪舍。下李家,主姓李。清乾隆年间从柴桥东山门迁入。李姓东山门李家为上李家,故该处称下李家。石桥头,有大屋、安房、乐家、顾家、鲍家、贺家、王家小地名。其中大屋、安房主姓张,1918年从霞浦后横河迁入。村内有跨芦江河的石桥,故名。原镇东村委会往北,有七架屋、於家、桥墩、桥下、浦下等小地名。主姓张,清乾隆年间从宝前村迁入。其中桥墩、桥下处镇东桥两端,南称桥墩,北称桥下。下塘,主姓张,清同治年间从宝山村迁入。该村上有永丰塘,下有泥塘,故名。
吴初华老人今年68岁了,镇东村被拆迁后住在陈华浦社区。吴初华老人对当年镇东村的土地平整记忆深刻。1974年开始,霞浦公社镇东大队发动全体社员扎扎实实开展了土地平整的工程建设,并且在1976年被评为镇海县先进单位。1977年,镇海县把邬隘公社原五七大学的土地辟为县农场的生产试验点,搞了个园地化农田建设的样板,让全县各公社、大队参观学习。此年冬季和1978年春季,镇东大队又进一步开展了园地化农田建设,对主要渠道、机耕路、排水设施进行改建,挑高填低,把很大面积灌排不灵的低产田建设成灌排通畅的稳产高产田,取得了很大成绩。平整土地为镇东村实现农业增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董王村处在礁碶村和镇东村之间,东边是镇东村,西边是礁碶村。张庆惠老人今年80岁了,在董王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也是由于拆迁的缘故,他和很多其他拆迁村的老人一样搬进了新家——陈华浦社区。
张庆惠告诉记者,董王村不像镇东、礁碶两个村那么大,是个小村子,村民主姓董、王,合起来就是村名。小地名有董家、船底漕、长大屋等。董姓从新碶迁入,王姓从大碶迁入。
通山村、书院村、陈华村、杨木村、戴家村
通山村,由通山碶得名。书院村,原有九峰书院,为清代镇海县著名书院,故以书院为村名。有地名小闸桥,主姓吴,明嘉靖年间从鄞县五乡镇迁入。村有小闸桥,以桥得名。庄屋,村民主姓李,民国十四年从小港李家迁入。原有李家为祭祖和管理坟墓而建的四间两弄房子,故名庄屋。水斗,主姓虞,明弘治年间从大碶扎马迁入。村有水斗桥,以桥得名。山下周,有胡家小地名。主姓周,明万历年间从陈华村分迁。村处山脚下,故名。现霞浦街道办事处就设在书院村。
陈华村,该地有陈华浦,村以浦得名。地名有关毛陈,村民主姓关、毛、陈。关姓,明洪武年间从安徽迁入,毛陈两姓从宁波燕子漕迁入。以三姓合居而得名。大夫第,村民主姓周,元末从镇海城内迁入。该村原有周家大屋称大夫第,以屋得名。泥堰头,村民主姓李,清乾隆年间从宁波迁入。该地系太河水系(中河)与芦江水系(下河)分水处,曾筑有泥堰,因名。
71岁俞康华住在杨木村。他告诉记者,杨木村村民主姓史,元始从鄞县东钱湖迁入。村靠芦江河,两岸广种杨柳,遂称该村为“杨木”。又因村内有杨木庵,故又称杨木庵史家。著名人士有史树中,1940年2月出生,天津南开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家村83岁的戴源鑫夸起自己曾经的村子一点也不含糊:“戴家村解放前收入好,以前叫做小台湾的!村里山地资源丰富,一半靠山一半靠地,农产品丰富。”
记者了解到,戴家村还出了赫赫有名的“红帮奇才”戴祖贻。戴祖贻14岁那年,在上海拜培罗蒙西服创始人许达昌先生为师。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西服裁剪缝制手艺渐精,倍受老板许达昌的器重,先后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如张群、张治中、宋子文、何应钦等人定做西服。1949年,培罗蒙老板迁到香港,戴祖贻又为香港名人李嘉诚、董浩云(董建华之父)、荣毅仁之子、包玉刚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胞弟等做过西服。1950年培罗蒙又迁至日本东京,原老板许达昌辞世,培罗蒙西服事业由戴祖贻继承,他把眼光放远到世界,在考察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前苏联等国家的服装市场后,培罗蒙西服制作更精良,牌子更响亮,先后为美国总统福特、日本大臣、二十多国驻日本大使、工商界领袖、体育、文艺、影视明星等做了数以万件精美绝伦的西服。
晚年的戴祖贻没有忘记他的故乡。村口300多米长的水泥路,是他出资铺的;路旁遍植花木、村中河道两旁砌起石坎,也是他出的钱。1997年,他又捐款建了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修复了祖堂、祠堂。
(本版照片由记者孙红军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