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阿毛老人在茶亭烧水。
写有对联的茶亭一侧。 记者毛信意摄
从1974年开始,奉化萧王庙街道棠岙村的文明桥旁边,就有一个免费茶亭。40年来,“亭长”换了五任,但服务一直没有停止;40年来,累计有190多位老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劈柴生火,烧水冲茶;40年来,茶亭附近方圆10多公里的村庄,有无数的男女老少都曾在此驻足小憩,喝茶解渴……茶亭简陋且小,却在当地留下一段佳话。
“移步乘凉散散心,喝茶解暑宽宽气”;“可敬无酬值日人,毋忘有爱捐资人”。昨日上午,记者在茶亭前品味茶亭两侧的两副对联,再尝一口茶亭里的凉茶,沁人心脾。
一位退休老人的善心之举
棠岙村是溪下、西江、东江等3个自然村落的总称,村民们的房屋沿棠溪两岸分布着。在上一轮乡镇拆并前,棠岙曾是棠云乡政府的所在地。
1974年,江善林从上海退休后回到家乡棠岙村。棠岙多山,水稻田多远离村落,距家七八公里。那时,生产队里集体出工,村民凌晨三四点钟出门,中午烈日炙烤下,带着疲惫回村时已饥渴难忍。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到村口的小溪里,掬一捧水来喝。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江善林就会想:“如果村民们一回村里,就能喝上一口凉茶,那该多好啊!”
棠云一带自然村落一个挨着一个,共有1万多人口,位于溪下村文明桥旁边的棠云车站,是他们进出山门的必经之地。棠岙村附近还有小学,孩子们上学放学也要从文明桥经过。于是,江善林想:“如果能在这里建一个茶亭,那么,附近村民、乘客和孩子们的饮水,就都能解决了。”
江善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棠云车站站长柳慈康。两人一拍即合。
刚开始时,江善林征得村里同意后,在位于村口的村庙里,建起了茶水供应点。不久,又集资在文明桥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建起了“棠云茶亭”。
当时没有自来水,江善林每天清晨就到三四百米外的水井中挑水,烧开后倒入大缸中,让路人解渴。村里的老人们被江善林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加入到义务烧茶的队伍中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