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思远,1944年生于上海,香港资深电影人、著名电影导演、出品人、制片人。思远影业集团董事长。1970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与罗臻合导影片《疯狂杀手》。1972年与朱焕贵联合创办富国影片公司,因执导影片《荡寇滩》而知名。1973年创办思远影片公司,导演《罗马大绑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1977年后专门从事影片监制,亲手挖掘了成龙、刘德华、周星驰等众多明星。连续5年出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
10月16日,他应邀来宁波参加活动并参观宁波帮博物馆。
□记者 陈晓旻
记者:吴先生,您曾经来宁波拍过《理发师》,对于宁波应该不会陌生,今天又参观了宁波帮博物馆,先给我们谈谈对于宁波的印象。
吴思远:宁波是个开放的商业城市,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宁波帮成绩斐然。在宁波帮博物馆里展示了很多优秀的代表人士,这当中有很多是我的好朋友,很亲切。再说我是上海人,跟宁波本来就关系特别密切,比如董浩云的儿子董建华先生,香港回归后的第一届特首,现在我们两三个月就要聚一次。邵逸夫先生也是我很熟悉的人,因为我本来就是从邵氏影业出来的。电影圈就更熟悉了,老一代的袁牧之、王丹凤、陈逸飞都是好朋友。陈逸飞的第一部电影《人约黄昏》就是我投资的。在宁波前童拍摄的《理发师》也是找到我担任艺术指导。后来陈逸飞不幸因病去世,他的家人找到我,让我帮忙把未完的电影拍完,我考虑了一个晚上,答应帮这个忙,也算告慰好朋友在天之灵。大家知道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拍摄电影的风格,我因为了解陈逸飞,比如他的电影每个镜头都是一幅油画,非常美,我就尽量模仿和延续这种风格。明年是陈逸飞去世5周年,到时会搞一些纪念活动,包括电影放映,大家可以去看看。
记者:说到电影市场,人们往往以票房来衡量一部影片的价值,您对于好影片如何认定?
吴思远:电影是个成本巨大的投资和制作,我认为一部好电影一定要好看,吸引人,电影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娱乐。在此基础上传递出创作人的信息,值得回味。所谓水平,也要适应观众的需求,导演不能故意去拍所谓高水准影片,脱离这个阶段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走。内地市场潜力很大,观众欣赏水平随着进口大片不断引进必然在提高。
文艺片和娱乐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大众电影和小众电影面向的受众不同,《黄金时代》有自己的观众,《小时代》也有自己的观众,小众电影当然不能和大片比票房。比如冯小刚想言志的电影《一九四二》当然不能和其他喜剧比反响,这种表现苦难灾荒的影片市场反应不可能太好。
记者:您去年还曾经参加宁波首届微电影大赛的评奖,对于时下的微电影您怎么看?
吴思远: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拍电影变得简单多了。我们当年拍电影,用8毫米、16毫米的那种菲林片,成本很昂贵,设备也很简陋,而且过去没有那么多机会留给年轻人。我记得香港的一批新浪潮导演许鞍华、徐克等,都是先在电视台拍电视剧,多年后才有机会拍电影。而现在,年轻人只要有想法有构思有剧本就可以拍,后期的剪辑和配音也变得容易多了。微电影对于培养年轻人的电影爱好和兴趣非常好,同时可以积累很多经验。我们不要小看这些年轻人,以后的大师也许就在其中。
记者:您被称为“香港电影教父”,挖掘、培养了后来在香港影坛上叱咤风云的诸多人才:成龙、徐克、刘德华、梁朝伟、许鞍华、袁和平、王家卫、周星驰……能简单地点评一下他们吗?
吴思远:我先说宁波的吧。周星驰是我一手捧红的,他非常有创意,是个奇才,当年我找他演《赌圣》,发现他很有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尤其后来拍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创意很特别。他为人也是很随和低调的。上个月我回香港,一个人乘电车,到了站,忽然有人伸出一只手来付钱,帽子压得低低的,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周星驰。
王家卫也是宁波人,他原来是给我写剧本的,非常有个人风格,可以说是最有个人风格的导演,无论影像、内容都别具一格,他已经走出亚洲,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了,非常不容易。
现在影院正在放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她擅长拍摄人文的电影,内容不哗众取宠,需要细细咀嚼品味的那种。她的个性是非常内敛、不浮夸的。以前她曾经拍过一部很好的越战片《投奔怒海》,可以说是经典之作。
记者:发现和培养一个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您看重的是他们的哪些潜质?
吴思远: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独具慧眼,我想第一是自己的灵感,这是很重要的。拍电影一定要有很先天、很敏锐的感觉,一看就知道这个适合。第二,要让新人有发挥的机会。其实你看我的电影,用所谓的新人,都是用最好的故事、最好的配角来把他们托上去。比如说成龙,我开始找他拍的是《醉拳》、《蛇形刁手》,选用的配角都是很好的演员。大反派黄正利、袁和平的爸爸袁小田,还有石天做一些搞笑的东西。当然剧本也要非常强。成龙当年的样子,演不了小生,只能拍我这种搞笑的功夫片,观众才会接受。所以我就把他塑造成一个邻家小子的形象,身手灵活,很有亲和力,搞笑,老是被人家欺负,最后反败为胜。
对于演员本身来说,机会特别重要。你看中戏或者一些影视的训练班中,一些不起眼的演员和成员最后成就却很高,相反那些当时看起来很出挑,表现很好的最后却成绩平平,或者发展不理想。因为电影是门综合艺术,需要剧本、导演、摄像、制片等多重配合,单个演员的力量无法成就一部成功的作品,这就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有人一出道就遇到一个好机会,成名了,而有的人兜兜转转,一辈子也没有好的机遇。
记者:有人说成就一个导演的是个人美学,您认同吗?现在出现了很多圈外人士做电影导演,比如郭敬明、韩寒等,您对他们的影片怎么看?
吴思远:成就一个导演不是美学范畴的问题。时代进步了,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电影。我们要承认现在的市场变了,现在的观众也在变,粉丝的力量也体现在电影市场上。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从未进过电影导演学院,但是他们照样拍出了很有票房的电影,比如像郭敬明、韩寒。这种现象把一些大导演气得,可是正如郭敬明说的,我的电影不是给你看的,是给我的粉丝看的。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小说粉丝。在我看来,他们也很“专业”,否则不会让他们的粉丝引起共鸣。从技术层面看,现在这个时代,拍电影更为容易,技术门槛降低,只要有个熟练的副导演操作就可以实践了。
韩寒的电影很有特点,散文式的,不追求完整的故事,而是段落式的,可是粉丝们喜欢!看他们的电影我们不能抱着看陈凯歌的电影思维模式来看。我相信他们多拍几部会更好。
记者:内地近几年有一些小成本的片子很受欢迎,比如《致青春》、《泰囧》,请您点评一下内地电影的发展现状。
吴思远: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化时间还不长,发展到目前的状态非常难得,电影院环境的改善都不能用明显来形容,简直是突飞猛进。我看过许多内地电影,有很多不卖座的片子质量也相当不错。
5年前,《北京遇上西雅图》、《泰囧》的剧本都不可能审查通过,小三、国外产子、在泰国傻乎乎的形象……在以前都不适合被表现的。而现在这样的题材可以拍了,尺度在慢慢地放开。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开启了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包括后来的《泰囧》,是跳出了固有的模式,从严肃沉闷的叙述到了搞笑轻松,甚至胡闹的另一端。我最清楚中国对电影的改革力度有多大,最大的突破就是引进国外大片,这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还有放开民营企业拍片、发行。
现在中国电影在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众电影缺乏生存的空间,在国外有专门的常年放映艺术电影的场所,专门放映那些小制作、低成本、有思考的电影。我曾经提过要专门开设一些艺术院线,让艺术电影有生存空间。而在政策上,相关部门应该给这些艺术电影一些扶持,让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观众各取所需。
现在中国每年拍摄电影六七百部,但是能够上映的只有两百多部,有的还是“一日游”、“两日游”,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解决办法。大家只好抢明星、名导演,让名人效应来吸引市场,但是过于强调这些又会增加成本,走向另一个极端。应该多给新人机会,也有利于培养演员。小成本电影要想赢利,取材必须独特,要剑走偏锋,如果你没有明星做演员的话,就要用题材来当“主角”了。就像我当年拍《廉政风暴》,里面很少有专业演员,大都是业余的。那这部电影什么卖点呢,就是题材。这个题材是新闻题材,讲廉政风暴的事情。这个题材作为卖点,比我找一个明星还要有影响。所以,中小成本的电影取材很重要,不能像大片那样讲四平八稳的故事。一点点成本也去学《唐山大地震》,那是学不来的。
还有,我多次提出希望我们内地的市场开始分级制度,在保护青少年的前提下,让成年的观众看更多题材的电影。基本上全世界的国家都有电影分级制度,如果设立电影分级,我想这也会是我们中国电影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记者:有一些小众的电影和纪录片,往往能在国际上拿奖,总体而言,现在华语电影在世界影业的地位如何?
吴思远:华语电影,过去我们总是觉得受到外国人的肯定、在国外拿了奖才显示我们的电影有价值,这是错误的观点。首先,我们拍电影是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其次,很多影片展都有自己的特色。早年,有的喜欢《大红灯笼高高挂》那种电影,一度还出现“中国热”,但是这种拿奖不代表中国电影的成就,只是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猎奇心态。我认为,拍一部电影,不要去迎合影评人的口味,而是要对观众负责。在国际上能拿到奖项更好,但不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和目标。现在也有一些导演专门为拿奖拍电影,这样做不可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