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人到报人——
人生之路的华丽转身
与徐锦庚相识,是在文学兴盛的上世纪80年代,我步出大学校门、初任《衢州报》副刊编辑,他是潜艇部队的英俊水兵。他陆续给我寄来一组散文,我为他开设“水兵生活散记”专栏。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将近30年,我成了衢州日报的资深编辑,他成了久负盛名的大牌记者。但是,因为共同的职业和爱好,我们一直保持联系。2011年11月,我带队赴苏、鲁考察,和他重逢在泉城济南,受到他的盛情款待。我们把酒忆往昔,依然激情澎湃。
1981年秋,年仅18岁的徐锦庚怀着一个词人梦,揣着《唐诗三百首》《诗词格律》《诗词例话》三本书应征入伍。很快,一首首洋溢着青春风采的新词,出现在军营。一位著名军旅诗人出身的老将军勉励他,“热情讴歌火热的军营生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一篇篇优美散文出现在军内外的报刊上。
1995年秋,徐锦庚告别军营,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从政机会,怀着一个记者梦,毅然加入宁波日报行列。
第二年底,他便以发稿总分第一的佳绩,站在报社年度表彰会的领奖台上,面对千余同事,他的即席发言语惊四座:“我的同龄人比我早进报社七八年,我得毕恭毕敬叫他们‘老师’。我有两个计划目标,一是用两三年时间走完他们七八年的路,赶上他们。”台下窃窃私语。他不动声色,继续说:“二是再用两三年时间超过他们,让他们叫我‘老师’!”堂下哄堂大笑。
有些同事笑他张狂,领导嘱他谦虚低调,他却云淡风轻:“报社千把人,同龄人不过二三十,难道我连二三十个人都超越不了?一个人不能自大,但必须自信;要谦逊,却不可自卑。”
勤勉的徐锦庚果然有诺必践:刚过了3年,他便成为部门主任;3年前被他称作老师的人,毕恭毕敬地听他传授业务。又过了3年,他不仅把同龄人甩到身后,更完成了令人瞠目的“三级跳”:从宁波日报跳到光明日报,又从光明日报跳到人民日报,登上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殿堂。
2005年秋,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在拉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新华社派出6名记者参与报道,已是人民日报驻西藏记者站采编主任的徐锦庚,独自承担人民日报的报道任务。活动开始前,中宣部领导在协调会上宣布,此次报道一律由新华社发通稿,其他媒体转发即可。在坐的数十名记者均无异议,惟有徐锦庚当场反对:“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更了解人民日报特性,人民日报的报道应该由我采写。”他朝对面几个在场的新华社记者挑战性地一指,又一次语惊四座:“我就不信,我会写不过新华社记者!”
在这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徐锦庚冲破重重障碍,以一当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散文的手法写新闻,不仅牢牢守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竞争对手心悦诚服,还受到贾庆林同志高度赞扬,称人民日报报道“广、深、细、透”。事后,中宣部特地约他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更有意义的是,他“为人民日报的重大时政报道杀开一条‘血路’”(中宣部某副部长之语),改写了重大时政报道一律由新华社发通稿的历史。
2008年春,西藏发生拉萨“3·14”暴力犯罪事件,已是人民日报驻西藏记者站站长的徐锦庚,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闻讯连夜离京赶往拉萨。社领导担心他的安危,他却说:“危急关头我没有退路,一线记者必须冲到前线!”他克服高原反应,迅速采写了长篇通讯《阳光下的罪恶》,成为国内第一篇揭露拉萨暴力犯罪事件真相的报道。短短2个月,他有6篇长篇通讯被刘云山部长等中宣部领导指示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这个纪录人民日报至今无人打破。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8年6月20日,徐锦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终于,徐锦庚抵达了无数记者梦寐以求的“倚马可待”的最高境界!所谓的“倚”,倚自他多年的历练,倚于他多年的素材积累。他亲历的数次重大报道尤其是西藏报道,任务急,时间紧,犹如“舆论遭遇战”,但每一仗都打得漂亮。
徐锦庚深知,一个记者能力的高下,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平时知识积累的多少,决定着作品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感染力。他始终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的资料积累成一个个“百宝箱”。“百宝箱”里有乾坤,让他信手拈来,从容不迫,及时、准确和圆满地完成一个个报道重任。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