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北风起牡蛎鲜 提醒:脾虚者慎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2-14 07:02:50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提醒:脾虚者难消化,慎食

一名女工在剥牡蛎。记者 王鹏 摄

“山下萦回绕碧苔,旧多牡蛎簇岩隈。如今好趁梅花发,吩咐儿童剔取来。”清朝象山人孙天淮的这首《蛎山》,说的是牡蛎,也就是宁波人俗称的“蛎黄”,当然也有人称“海蛎子”或者“蚝”。

诗中的“如今好趁梅花发”,指的是吃牡蛎的时节。其实,牡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只是自古以来,人们觉得到了冬季,牡蛎更加鲜美,因此民间有“冬吃海蛎夏吃蛤”的说法。

眼下,吃牡蛎的旺季刚刚到来。

近日,记者在奉化莼湖塘头村海边看到,用绿色编织布搭起的帐篷里,工人们忙着撬牡蛎。

“现在一天能挖十几斤肉。”话音未落,一块牡蛎肉飞进了盆子里。

这里的牡蛎一般有固定的商贩来收购:纯肉的,20元一斤;带壳的,3元一斤。

牡蛎采收旺季一般出现在春节前。从去年的价格看,每斤肉的收购价也在20元左右。

《蛎山》诗中提到的“吩咐儿童剔取来”———撬壳,挖肉,看似轻松,实则不然。

首先,若非老手,甚至都无法在沾满了海泥的附着物上找到牡蛎藏身于何处。其次,挖出来的牡蛎肉必须是完整的一块,不可弄碎,这就需要一下割断牡蛎筋,下刀讲究又快又准。一个熟练工,在年前最忙时,一天能挖40多斤肉;而一个新手,一天恐怕连2斤肉都挖不出来。

“要不要挑一颗尝尝?”工人热情招呼记者。在他们看来,现挖的牡蛎最鲜,“从头鲜到脚后跟”。

工人说,新鲜的牡蛎肉是浅绿色的,商贩买去后,一般会浸泡在水里出售,如果大家看到肉色发白,那可能就是在水里浸泡的时间太长了,新鲜度打了折扣。

对于牡蛎来说,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鲜”。

除了宁波人很熟悉的“蛎黄跑蛋(宁波人称蛎黄塌蛋)”,工人还推荐了一道家常做法:蛎黄炒年糕。“青菜炒熟后,放入年糕,待快要出锅前,放入蛎黄,一炒就起锅,不然肉一萎缩,口感太老。”

最后啰嗦一句:再好吃,一顿也别吃太多。尤其是脾虚者,难消化,更应注意慎食。记者 石承承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