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老《镇海报》里民国那些事儿 报纸鉴历史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2-29 10:21:18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1938年8月16日《镇海报》上部分广告。

  广告里的品牌沉浮

  鹤先生收藏的这份残缺报纸中,第二版除了镇海县关于慈岙三山合岙等地乡户地图所发政府通告外,几乎都是商业广告。其中既有香烟、蚊香、药品、肥皂等日常用品广告,也有药房、茶园等实体店广告,甚至还有中医专家登载的私人广告。

  有一则“老刀牌”香烟广告,文字内容为“老刀牌香烟与众不同 物美价廉”,还配了一副打开的香烟盒图片,很能吸人眼球。

  “老刀牌”香烟创立于1908年,民国时期非常流行,与“哈德门”“三炮台”等香烟齐名,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衰落,被“飞马”“中华”等国产香烟品牌替代。

  说到“老刀牌”香烟,从它的英文名字“PIRATE(海盗)”就知道,是一家外国品牌的香烟,实际上它也确是英国惠尔斯公司生产的香烟。在这款香烟的烟盒上,烟标以大海为背景,一名水手站在甲板上,右手叉腰,左手持刀,露出得意的笑容。副图则分别显示放炮手的动作和炮弹溅落在船只中的水花——与其“海盗”名称相呼应。当时,大部分中国人不识英文,英文烟标上突出一个老水手和一把刀,所以就衍生了“老刀牌”这个名称,它的注册商标名称“海盗”反而被人们忽略了。

  这款香烟是伴随着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来的,创立之初凭借着不平等条约,先后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取得捐税的优惠待遇,依靠这些优势逐步巩固和扩大了它在中国卷烟业产销上的统治地位,最终获得巨额利润。

  1919年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及五卅运动的促进作用,中国人民的民族和爱国意识开始觉醒。欧美国家当作英雄对待的海盗形象,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侵略的代名词,一些中国人看到这个“海盗”广告形象后颇为反感,并开始了对海盗牌香烟的抵制。

  惠尔斯公司意识到了中国人对“海盗”排斥的情绪,于是马上采取措施对烟标和广告画作了大幅修改:将上面一行英文改成中文“老刀牌”,船上的火炮改成铁箱,帽子上的海盗标记和嘴上的胡子都一一作了修饰和“整容”,原海盗手中的大刀也改成了古代的老刀。同时在“老刀牌”中文的下面又增加了一行拉丁文,翻成中文就是“杰出的作品”。修改后的“老刀牌”烟标还喻意:这位手持古代老刀的商人乘船来到中国是推销世界上最好的香烟“老刀牌”的。经过一番市场推广后,“老刀牌”烟标总算被中国人所接受。

  新中国建立后,老刀牌香烟的命运一波三折,先是改名为“劳动”牌,烟标一改再改,直到20世纪末停产。

  这张残缺的民国《镇海报》,除了这个外国品牌的香烟外,还有一些国产的商品广告比较特殊,如全茂厂的肥皂广告,推广全茂厂出产的肥皂三杰:华南皂、坚固皂、航空皂。广告词为“起污极速不损衣服经洗耐用风晒不缩”,更打出广告标语“国产肥皂界之铁军”。

  这则广告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国货运动”,而民国时期“国货运动”中遭抵制最多的非日本货莫属。

  抵制日货行动,最早出现在1908年。这一年,日本商船私运武器弹药到澳门,结果被清军扣押商船及船上物品,可是在葡萄牙、日本的威胁下,清廷最后还是归还了船只并道歉。这一事件激发了广东人民的愤怒,民间人士提出抵制日货主张。1915年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时,中国民间也曾经出现抵制日货的行动。1919年因为中国无法收回山东权益而引发五四运动,中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提出了抵制日货的号召,获得工商界和民间的广泛支持。部分地方商会议决“与日本断绝工商关系”,民间罢买日货,工人拒绝到日资工厂上班,学生更出动检查是否有人在使用、贩卖日货。 1927年国民政府北伐期间,日本曾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国民政府为此亦一度号召全国民众“对日本进行经济绝交”。之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出现的多次民间抗日运动,都有抵制日货的呼吁。

  “抵制日货,是民间百姓对日本国的一种痛恨的表现,也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寻求发展的一种手段。”孙善根表示。

  (记者刘万伟通讯员朱文鹤)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