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象山 正文

夫妻坚守老行当 竹枝扫帚销四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1-05 11:27:29   稿源: 中国象山港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图为柳赛云、田志良在制作竹枝扫帚。(记者 周科 摄)

冬日暖阳下,西周镇儒雅洋山区的箬岭村,被一望无际的竹山古木紧紧包裹,层层叠叠的翠色中,一条狭长深邃的溪涧从村中蜿蜒而过。清苦、静谧是这个高山老村的唯一着色。

78岁的田志良和70岁的柳赛云夫妻俩的家就在溪涧边,大大的院子里,铺满了带叶的竹枝。“靠山吃山,除了卖成竹、挖竹笋,还有一方乡土一方产业。”田志良介绍,西周镇里,芭蕉横山人多打竹?,箬岭人则以竹枝扎扫帚闻名。村里拥有2200多亩竹山,每当成竹砍伐卖出,山上就会遗落下很多竹枝,精明的箬岭人把这些废弃的竹枝扎成扫帚,变成致富的“宝”。

与市面上精致的各色塑料扫帚相比,竹枝扫帚看似粗俗,但对于户外保洁等却特别适用。耐磨、耐用又牢靠,价廉物美无污染,受到市场欢迎。从前的箬岭村,不少山民都精通这门手艺,还涌现过近10户的专业生产户。可惜时代变迁,村里的青壮年早已不适应一头扎进竹枝叶堆里的生活,纷纷走出大山谋生。现在,只剩不足60户留守的山村,坚守这门老行当的仅剩两户。

准备材料,制作、捆扎,从竹枝变成扫帚,颇费功夫。但对于已经从事这门手艺三四十年的田志良、柳赛云来说,并不算是一件难事。记者看到,夫妻俩一人翻晒、去叶、烘烤各类粗细竹枝,一人捆扎、固定、成形。柳赛云的捆扎动作很是娴熟,手中拿着一根约1.1米长的竹竿,然后在它的一端用一条4米长的包扎绳先后紧紧勒住一把粗枝、一把细枝和另一把粗枝,扎紧、再扎紧……不到5分钟,一把牢固耐用的竹枝扫帚就做好了。

在相关工序上,两人分工明确,经过多年摸索,做的扫帚在工艺和外观上都得到改良,受到广大经销商欢迎。别看年纪大,火力全开,夫妻俩一个月能制作百余把。“现在每把批发价能卖到10元。”柳赛云说,县内外客商每周都会来村里收购,家里每年做扫帚就有万余元的收益。

“丹城城区环卫工人手上的竹扫帚说不定就是我家做的呢!只是现在会扎的人少,愿意干这个行当的更少,年轻人总觉得做扫帚没出息。”说起这些,柳赛云一脸无奈,自己是从公公婆婆那里接过来的手艺,但现在自家的两个儿子都没一个愿接手的。“他们嫌累又挣不到钱,根本不愿意学。”她坦言,这门手艺,能不能传下去很难说。(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董爱民)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