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无不祥”铭文砖(汉)
荷花纹瓦当模具(宋)
兽面瓦当(三国—晋)
菊花纹瓦当(宋)
人面瓦当
“小溪出品”款瓦当(民国)
陶球(宋—元)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砖和瓦当是不可或缺的。瓦当也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不仅起着保护木制飞檐的作用,还有美化的效果。
昨天,“椽檐遗珍———四明古代砖瓦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开展,展出由鄞州区收藏家协会会员邵宏国收藏的瓦当、滴水、脊兽、邸吻、制瓦模具、城砖、墓砖等传统建筑的砖瓦构件百余件,年代跨越近2000年。
记者 林旻 通讯员 李本侹/文 记者 崔引/摄
收藏瓦当起源于随手捡起的缘分
邵宏国是台州人,20多年前因为工作来到宁波,一直对老物件感兴趣。十年前的一天深夜,住在海曙区三支街附近的邵宏国听到屋外传来很大的声响,“半夜三更,挖掘机好像在挖化粪池。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见很多碎砖碎瓦被挖出来扔在路边。我捡了几块瓦当,有花纹,也有兽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留了下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平常经过废弃的土堆或杂乱的工地,邵宏国都会条件反射似的特地留意。这些看上去“灰头土脸”的瓦当,都是邵宏国珍视的宝贝。
去年,宁波市开展“五水共治”行动。鄞州区的河道整治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除此之外,鄞江的洞桥和栎社的后仓也是他常去的地方。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瓦当算是冷门,经济价值也不高。邵宏国坦言自己被瓦当独特的趣味所吸引。“宁波人收藏瓦当的不多,北方比较多。我特地去南京的六朝博物馆看过陈列展出的各种六朝建筑瓦当,有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等等,其中人面纹有男有女,有开口大笑,有沉思,也有满面愁容的,所以人面瓦当也被比作六朝的QQ表情。”
起源于西周早期的瓦当,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形态和花纹。一枚小小的瓦当,正雕刻着千丝万缕的城市印记。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