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两位藏友在蔡氏宗祠开起两个民营博物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05 09:29:1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一路连科”景泰蓝熨斗(民国)

  “苍龙教子”青铜熨斗(汉代)

  鸳鸯茶壶(清代锡镴器)

  “甬城王永兴”鸦片罐(清代锡镴器)

  有400多年历史的鄞州区潘火桥村的蔡氏宗祠刚重修不久,这两天,进去参观的人们发现这座男女合祠的祠堂里开起了两个民营博物馆———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和宁波熨斗博物馆,创办者分别是两位宁波藏友陆继勇和赵雪林。获知这一消息后,记者赶紧前往一探究竟。

  宁波老字号锡镴器花纹精美

  陆继勇的锡镴器博物馆位于蔡氏宗祠的“男祠”,记者第一眼看到的是鄞州区非遗项目“天童镴会”的“十八般(镴制)兵器”,透着银光,寒气逼人。“外表发亮、经久耐用、不会生锈是锡镴器的特点。”陆继勇介绍说,“老底子宁波人嫁女儿都会找手艺高超的打镴师傅打一套精美的镴器,包括镴酒壶、镴烛台等。”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锡镴器渐渐地消失了,制作锡镴器的古老手艺也面临失传,2012年,锡镴器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宁波市非遗项目。

  多年来,陆继勇已收藏了2000多件锡镴器,他挑选出其中的200件,陈列在了锡镴器博物馆中,年代跨度从战国到民国,分文房、茶具、祭器、梳妆用品四大类。“虽然我国有悠久的炼锡历史,但古代的锡镴器保存至今的很少,因为锡镴器会生‘锡疫’,就是在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会膨胀碎裂,甚至变为粉末。”因此,展示在锡镴器博物馆中最多的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器物,“清代锡器制作到了鼎盛期,一直到民国时期,全国各地还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制作锡镴器的老字号”,“宁波当时也出现了‘福顺泰’、‘铜仁泰’、‘甬城王永兴’、‘甬城李大明’等一批老字号”。让陆继勇最欣喜的是收藏到了一些宁波老字号的锡镴器,有民国“甬城李大明”的茶壶,壶底刻有“甬城李大明造”字样,还有清代“甬城王永兴”的鸦片罐,虽然这两件器物颜色较暗,但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见。

  一只汉代青铜熨斗来自河南

  熨斗博物馆在“女祠”中,紧挨着“男祠”。馆长赵雪林十七八岁时就迷上了古玩收藏,如今仅收藏的熨斗就有3000多只,在博物馆里展出的300只熨斗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从汉代到近代的都有,而且还有外国的。他说:“熨斗不易碎,而且,宁波又是红帮裁缝的故里,收藏熨斗蛮有意义的。”

  “汉代就已经有青铜熨斗了。”赵雪林介绍说,中国古代的熨斗发明比国外早了1600多年。在熨斗博物馆里就展出了一件珍贵的汉代“苍龙教子青铜熨斗”,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虽然满是铜锈,但长柄上雕刻的龙头颇有气势。“这只青铜熨斗是从河南安阳淘来的。”赵雪林介绍说,2011年7月,他还带着这只熨斗参加了央视《寻宝》栏目举办的《寻宝·走进奉化》活动,受到了专家的肯定。

  “到了唐代,熨斗盛行。”赵雪林介绍说,那时熨斗的形状也变得多种多样,用处也更细化,有专门用来烫领子和袖子的小巧的熨斗,也有用来烫官服的特大宽边沿熨斗,“由于‘熨’与‘运’同音,人们还把熨斗作为一种吉祥的物品”,在熨斗上雕刻花纹,甚至镶嵌宝石。

  从一只只熨斗可以看出很多历史的印记,而赵雪林最关注的,是关于宁波的历史印记。比如,他最“宝贝”的一只清代宁波刘生记炭火熨斗,熨斗的外壁上清晰可辨“刘生记宁波英烈街九十五号”12个字,赵雪林推测,刘生记应是当时专门制造熨斗的一家店,一旁来参观的一位老人补充说,“英烈街应该就在今天的天一广场附近”。□宁波晚报 记者 金晓 文/摄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