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卫祥老人在介绍老年大学里开设的养身及保健等课程。记者许天长摄
长石村,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南端,这里住着1100多户人家。就在这样一个村子里,村老年大学学员在110人左右。由于村里教师资源有限,在过去的6年里,老年大学就一位教师———洪卫祥,今年75岁。6年来,他默默奉献,当地村民深深为之感动。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昨天,记者来到镇海长石村一探究竟。
学员中年龄最大的有90岁
在长石村老年大学的课堂,记者见到了洪卫祥。虽已是古稀之年,老人精神矍铄,笑容满面。戴了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有些书卷气。
回忆起当初受邀当教师,洪卫祥自觉“有点幸运”———2009年,长石村为丰富老人晚年生活,拟办一所村级老年大学。可办学容易,教师难请,老人们一辈子拿惯了镰刀、锄头,让他们放下这些去听课,真的不容易办到。当时,村里的绝大部分老人都没上过学,于是,有着初中文化的洪卫祥自然而然就成了不错的教师人选。
“当时开了一个小厂,决定来教书后,就把事情都交给了子女。”那会儿的洪卫祥年近70岁,“我想村干部能找上我,说明被信任,因此我要担起这份责任来。”
2010年下半年,村老年大学正式办了起来,村里特别辟了一个能容纳百人的会议室做课堂,还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等设备。根据安排,每周五上午8点至9点是授课时间,内容主要涉及老人养生、锻炼等方面。
“第一堂课,只有不到20人。”给老年人上课的通知都传达到各家各户了,可来的老人并不多。这并未影响洪卫祥,他不怠慢地认真讲完了那天的课。他相信,只要自己讲得好,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听。
2011年,省里有了统一的课程内容教材。为了推进老年大学走上正轨,洪卫祥在课程设置、讲课方式上动了不少心思。他根据老人的喜好,在课堂上讲些养生、保健、防病等小知识。单纯的讲解略显枯燥,他就将知识点用宁波方言讲,其中还经常穿插些历史故事,学员们听得越来越有味道。
他也不记得,从何时开始课堂里再无虚席,每次他一开口,听课的老人们就会意犹未尽地坐上一个小时。如今,常来听课的老人稳定在110人左右,最多一次超过120人。学员里头,年龄最大的为90岁,最小的50多岁。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