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来历非凡 余姚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6 08:0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符氏族人的精神家园

今天的符氏宗祠,依然是天华村的地标建筑。宗祠为四合院式,坐南朝北,白墙黑瓦,由门厅、大厅、东西厢房组成,彰显仰望符氏发祥地———山东瑯琊之情。历经千年风雨岁月,几经毁坏与修建,至今耸立村中,成为天华村人的精神象征。

当年的承谋公来天华后,忠孝勤俭,倡学教子,资助乡邻,和睦相敬。盛氏夫人也是慈悲之人,乐善好施,世泽流长,符氏渐成望门巨族。

承谋公和盛氏夫人弘扬祖德,捐出天华盛家桥以西的书房、街边亭子,厢房小院作为过往行人和村民休息之场所,并把“天医”和“华佗”两尊菩萨迎请到书房供奉,后改建成庵堂,称“茶亭庵”,以表敬仰。

上世纪70年代,庵堂被毁,两尊菩萨则被村民偷偷保护起来,留在民间。

1008年,承谋公修建天华符氏宗祠,编修族谱。今天的符氏族谱,留下了许多文豪大家的真迹墨宝。大文豪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等人都曾为符氏族谱作序。

符氏一脉香火相继,呈燎原之势,天华村也由村邑发展成天华街。石板铺成的道路横穿全村,两旁店铺林立,生意红火。村内晨钟暮鼓,朗朗书声,竹木翠绿,百鸟欢鸣,池塘星罗,犹如明镜,人们安居乐业,恪守祖训,成就了千年和谐之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符氏宗祠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了多次毁损与重建的沧海桑田。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火烧天华“宣古寺”。1862年,太平军攻入天华,一把大火让符氏宗祠成为废墟。尽管如此,符氏后人没有让符氏宗祠就此消失。

1888年,符氏后人重建符氏宗祠的前进、中进和后进,耗时10年。在符凌恢的记忆里,解放后,祠堂一度被供销社征用。2001年,宗祠面临被转卖的危机,由村党总支书记符建定等人奔走呼吁,终于保住了这一历史文物。之后,天华村出资数百万元,还原符氏宗祠的原貌。

在天华人的眼里,符氏宗祠多灾多难的命运,正是天华人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象征,无论历史风云怎么变幻,天华人都秉承着先祖的遗训,在姚北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生生不息。

天华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具有百年校史的天华小学,其前身咸正小学,就是符氏后人符楩薌于1904年创办的,是姚北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取名咸正,其意就是培养刚直公正、坚持正义的学生。符氏子弟免费读书,学校提供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学校定期举行“堂试”,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还资助生活困难的符氏家庭。百年风雨历程,咸正小学后来改名为现在的天华小学,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人才。

符氏家谱中有序赞曰:浙东胜地莫胜于越,越之胜地莫胜于姚,姚之胜地尤莫善于天华也。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