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雨 摄)
近日,家住丹城东街的董久女阿婆向记者展示她收藏了20余年的古币。据董阿婆介绍,这30余枚古币,曾经一直埋在自家的老屋底下,将近300年。
记者发现,这30余枚圆形方孔铜钱由于存放在地下时间较长,表面出现了铜绿现象,个别边缘已经破损残缺,但大部分保存仍较完好。通过铜钱上的鉴印,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等字样,其中最早的铜钱距现在有300年左右。
平时,董阿婆把这些铜钱藏在一个口径约9厘米的瓦罐里。瓦罐虽显陈旧,但釉色很亮。“这些铜钱在发现之前,就是在这个瓦罐里面,一直埋在阿拉老房子正屋房柱的石墩子底下,如果不是20几年前拆屋改建,就不会发现这个瓦罐和铜钱了。”董阿婆回忆说,当时除了这个装铜钱的瓦罐,还有另外一个,里面搁着一个青花勺子,勺子下面是一层油,按照旧时的说法,一罐是钱,一罐是油,是希望家里“有钱”的意思。
为什么董阿婆家会有这些古物?据她介绍,自己今年77岁了,祖祖辈辈好几代人都是在这里居住,到她已经是第七世了。有祖上当过小官吏,堂前曾有步子门,寓意“步步高升”;每逢节日还要在屋前摆上香案桌,请神祈福。按照董阿婆的介绍,记者在老屋院落的老水井、石板路等处依然还能感受到当年官家大院的气派,在老墙根上还发现一块保存较为完好的石雕,红灰相衬,里面刻的是“鲤鱼跳龙门”图案。
董阿婆说,当时发现这些铜钱时,以为只是很寻常的东西,没有十分在意,还给小孩吊铜钱玩。后来外孙把铜钱带去学校玩,被老师发现后,便告诉他们这些是清朝鼎盛时期流通的钱币,是清朝经济文化繁荣的见证,便放回瓦罐里收藏起来了。“曾经有人向我收购这些铜钱,被我拒绝了。在我看来,这些铜钱放到现在虽然不值钱,但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应该妥善保管,不能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了。”(记者 胡凯)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