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匆匆那年追梦的我们 路小灯和他的微电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17 08:31:21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微电影《书店》面世后颇受好评,路小灯下定决心放弃做了8年的外贸,改行做制片人,并和几个朋友成立了新公司“乐天映画”。他之后的两部电影,主题几乎都是放弃和重生。

第二个故事《梦的鼓点》里,在一个闷热的夏夜,主人公老赵以一句“我要结婚了”来宣布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他那轻轻的一声:“梦想,能当饭吃么?”像极了英子关店时的神情。

路小灯一直觉得遗憾,《书店》引发了关于民营书店生死存亡的全城热议,却没能给香樟树带来实质性的转机。虽然知名度提高了,人气旺了,英子也借势通过微博宣传,搞了几次活动,但营业额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最终只能放弃。

路小灯当时去看过一次英子。那是2013年初,晚上下着大雪,整条街上只有“香樟树”一家店开着,孤独的灯光让他百感交集。

有多少人,在一个让人难过的夜晚,在一场痛哭或宿醉后,决定放下梦想,走上一条安全的道路。“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剧中引用的这首北岛的诗,引起了许多人深深的共鸣。

《梦的鼓点》说的是甬城本土音乐人的故事,类似老男孩的情节:十年前,怀揣音乐梦想的几个少年,想去参加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音乐节,可是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放弃了。十年后,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们,得知该音乐节是最后一届的时候,梦想重新被点燃,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没日没夜地创作起来……

这些故事中的原型,都有一个体面的身份:公务员、医生、银行白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平时看起成熟稳重、不苟言笑的人,曾经都是狂热的摇滚爱好者。

在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工作的李大为,作为该片主演之一,在剧中饰演一个架子鼓手。他在学生时期组织过自己的乐队,有过自己的音乐梦,像剧中的老赵一样,最终因为生活,放弃了梦想。李大为说:“看完这个剧本,我的眼眶就湿了,立刻打电话给导演,告诉他这部微电影我来演。”

剧中点燃他们梦想的,是微博红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何镇飙。这位大学教授在10多年前也是一个披着长发、带着十字架耳钉的摇滚青年,在当时的宁波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还有一档音乐节目《新音乐教室》。多年后,他欣然接受剧组邀请,本色出演。

剧中的某个深夜,喝得酩酊大醉的李大为接到了何镇飙的邀请,去参加最后一届月湖音乐节,故事也因此展开……

可因为经费所限,音乐节最终没有成功举办。庆幸的是,刚好有个学校举办晚会,他们同意在晚会前把搭好的舞台免费借给剧组,于是电影才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你是想告诉我们,只要坚持,总有柳暗花明?”

“哪里?”路小灯笑笑:“我只是记录,从来不讲道理。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他自己的事,谁都没有资格指手划脚。”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