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5月19日讯(记者龚一鸣)2013年,宁波市委根据换届以及今后5至10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实施“优苗选育工程”,选拔产生了20名“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和115名“85后”县(市)区管副职预备人选。
记者从今天下午的全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预备人选工作会议上获悉,在接下来的2个月时间里,宁波将在总结2013年竞争性选拔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优苗选育工程”升级版,再选拔20名左右“80后”市管副职预备人选,100名左右“85后”县(市)区管副职预备人选。
采取多轮比选 注重实绩考察 选出20名市管副职预备人员
本次竞争性选拔仍然采取市县联动方式,从5月中旬启动,至7月上旬基本结束。从今天起至6月8日。经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后报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提供推荐表和推荐对象的表现情况和推荐理由。
六月初,完成资格复审和经验履历赋分;6月13日,组织笔试。笔试采用市、县两套试题,统一命题,同步考试,注重了解人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政策理论水平。经验履历赋分注重分析人选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工作实绩等方面情况。
按笔试成绩占70%、经验履历赋分占30%合成一轮比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类分级确定40名入闱市管副职预备人选二轮比选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分级分类,主要就是对正处及相应资格干部和副处及相应资格干部设置不同的入闱分数线,同时兼顾市直单位等方面的人选,以及其他结构性需要。
六月中旬,统一进行集体面试,组织集体面谈、能力测评、心理素质测试,注重了解人选实际工作能力、岗位适应程度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情况。采取个人陈述与面谈互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能力测评采取“人机对话”形式进行。按集体面谈成绩占70%、能力测评成绩占30%合成二轮比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类分级确定30名考察对象。比选成绩由组织掌握,考察对象按姓氏笔画排序对外公布。在能力测评同时,组织心理素质测试,测试结果不计分值,作为考察评价参考。
六月下旬左右公布考察对象,考察注重“看平时、重一贯”,比选成绩不带入考察阶段。强化实绩考核,实行德行考评一票否决。考察对象还要提供实绩材料在单位内部公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对其廉洁自律情况作出结论性评价。
七月初,市委组织部根据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和县(市)区委、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意见,确定20名左右市管副职预备人选。县(市)区管副职预备人选选拔的具体程序和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参照实施。
“优苗选育工程”推出升级版 全部采取组织推荐 更注重分类储存人才
在第一轮预备人选选拔中,市委组织部探索了经验履历比选“看过往”、公开竞争比选“看现在”、能力展示比选“看未来”、全面考察比选“看一贯”、群众评价比选“看公认”的“五比五看”竞争性选拔方法,今年按照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努力打造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的“升级版”。
与2013年相比,更加突出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在人选推荐上,由原先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改为组织推荐,这是最大的调整。具体来说,所有人选均由组织推荐产生,其中正处级及相应资格推荐对象不限人数;副处级及相应资格推荐对象,每个推荐单位一般不超过2至3名。
更加注重分类分级储备人才。从第一轮的结果看,市管副职预备人选中,副处级及相应资格干部占了较大比例,还有部分主任科员及以下干部。但市管干部的成长需要一个逐级培养历练的过程,梯队中能近期使用的成熟干部不多。因此,这次不再将主任科员及以下干部列入推荐范围,并限定了副处级及相应资格干部的推荐数量,希望能有更多的正处级及相应资格干部脱颖而出。
在各轮比选中,区分人选的不同类别、职级,使得既有基层一线的、又有市直层面的,既有党政机关的、又有企业高校的。在年龄设置上,对照新的年轻干部配备要求和调查摸底情况,继续以市管预备人选“80后”、县(市)区管预备人选“85后”为主,不搞逐次递减。
这次竞争性选拔还是放眼全社会,打破身份、体制限制,面向国企、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发现和物色优秀人才。县(市)区将关注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从中发现一批了解农村、安心基层、群众认可的“好苗子”。
在有些地方的人才选拔中,出现了一些干部会考试不会做事的现象,为了防止唯分取人。在两轮比选中,笔试命题将围绕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着重考查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面试方式也将作改进,运用今年全市选调生村官考录的探索成果,在集体面谈中提供干部背景材料、设置互动环节,将干部个人陈述与评委面谈相结合,在面对面交流中更客观、更充分、更深入地了解干部,更加全面科学和有的放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