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解读
为了适应新高考对学考选考的安排
去年,浙江公布新高考方案,将学考、选考时间定在每年的4月、10月,这对传统以1月、6月作为学期教学安排的方式是一种挑战。
此前就有学校校长指出:“按目前传统学期的教学安排,4月、10月正好处在学期的中间,如不适时调整目前的教学安排,必定会带来教学安排的困难。”
宁波市教育局基教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放春秋假正是为了适应新高考对学考选考安排的需要,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有利于学生前后学习之间衔接。增加了春假和秋假之后,假期独立了,每个假期的时间短了,也有利于师生张弛有度、减缓身心压力。
宁波中学副校长叶惠良前天刚刚拿到《征求意见稿》。不过,他对放春秋假的政策并不感到意外。
叶惠良说,4月和10月考试结束后,课程重新设置、教师任课重新安排、学生选课、部分教师阅卷等都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假期来调整和应对。早在浙江省教育厅就“新高考”方案征求意见时,一些普高校长就提出放春秋假的意见。
“当时,省教育厅表示可以研究,但是全省不统一进行,由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制定政策。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份征求意见稿在意料之中。”叶惠良副校长说。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宁波市第二期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校长研讨会上,武岭中学等多所学校就提出增放春秋假、缩短学期等设想,成为这次改革的新亮点。
相关说明
义务段暂不推行“春秋假”
放春秋假的做法,在杭州已经实行好几年了。
实际上,宁波也有不少增放春秋假的呼声。这次宁波市教育局就普高放春秋假征求意见,一些市民又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一些高中学校也提出春秋假的步调中小学应该统一。
不过,宁波市教育局表示,目前的方案仍是针对新高考方案中学考、选考时间改变尝试做些调整,不涉及职高和义务段学校。
宁波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在回复网友提问时就对此进行说明。在假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春假和秋假,势必调整缩短寒暑假的时间。寒假本身就不长,还包括了春节假期,调整起来实属不易;暑假时间较长,但宁波7月、8月份天气炎热,无论是提前开学还是推迟放假,对学生来说都不是很合适。
此外,社会上意见不一致也是暂不推行春秋假的重要原因。
市教育局表示,有部分家长要求像杭州一样,放春假和秋假,也有部分家长反对,认为杭州的春假是和“五一”捆绑在一起,目前“五一”黄金周取消了,和家长的假期不一致,给家长们带来不便;而秋假是在“十一”国庆节前后,刚刚放完暑假回校,上了一个月的课,孩子刚收回心,又放假,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
市教育局说,放春秋假对教学也会造成影响。目前,宁波市中小学学期总体设计是两个学期,与之配套的是实施寒假和暑假的长假方式。增设春秋假,让两个学期变成四个学期,涉及教学计划、课程方案调整等,都需要系统考虑,不能仓促实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