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好菜场东边, 近60 个摊位已空无一人。
西边摊位人气比东边旺多了。
记者 段琼蕾 文/摄
今年5月30日,宁波地铁1号线一期即将迎来一周岁生日,去年,不少沿线商家都瞄准了地铁带来的商机。
还记得那个地铁内最俏的菜场吗?228个摊位在地铁开通前几乎被抢光,因为乘客坐地铁到福明路站,不出站就能直接进入菜场买菜,看上去很有前景。
可让人意外的是,5月26日,当钱江晚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菜场时却发现,菜场内四分之一的摊位已空无一人,这是怎么回事?
摊贩:
地铁菜场,客流其实并不多
一天中就早上半小时生意还好
5月25日上午9点多,世纪东方广场地下一层新开的阿拉好菜场靠近东边的门口,卖米面油的赵大姐正一个人坐在摊位里发呆。
“早上一般来说都是生意比较好的时候,不过今天开张近3个小时,我只做了60元生意,卖了10斤早稻米、4斤糯米和2斤面粉。”赵大姐表示,这样的情形是从4月上旬菜场东边的摊主陆续都搬去西边去开始的。
2014年5月24日,赵大姐在菜场内的店开业,房租为每年1万8,做满一年,市场会返还一定数额的租金。
赵大姐透露,来买菜的主要还是附近居民或在世纪东方大楼里的上班族,“儿子帮忙联系了附近几家餐饮店,为他们送货上门,就这样,去年也没赚到什么钱,就是保本,因为平均每天销售的利润大概也就五六十元,付掉房租水电费等也没剩下多少了。”
想着今年会慢慢好起来,赵大姐接到了市场管理方的调整通知,东边的摊主都可以选择搬到西边去,可对赵大姐来说,如果选择搬的话,能选择的摊位面积都很大,租金要翻倍,而且很潮湿,不适合米面存放,她本想等着市场方引入新的业态,可到现在也没有最新动向。
截至5月26日,阿拉好菜场东边的50多个摊位,只剩下包括赵大姐在内的三家摊贩,看起来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张张水泥板。而去年曾接受采访的卖菜的沈阳人小黄,早就选择了离开。赵大姐说,她和家里人商量过,要是接下来2个月生意还是如此,她也会离开。
同样卖菜的云南人小杨,则选择从东边搬到了西边,他自己在鄞州姜山种了一些菜,每天凌晨4点起床去地里摘好菜,再去批发市场批发一些其他品种,赶到阿拉好菜场,干到下午7点回家。
“摊位费还算优惠吧,2米4长的摊位,一年租金8400元,肯定比地面菜场划得来,”小杨坦言,但目前的客流量还是让他有点失望,每天就是早上有半个小时左右生意好些,一天的营业额也就一两百元,利润才几十元。
在小杨看来,原本期待的地铁客流很少,还是要靠附近四五个小区和写字楼的客流,但跟附近超市比起来,目前菜场的价格优势不明显。
这一点,家住附近华光城小区的刘炎老人很是同意,他和老伴每天送完小孩都会买菜回家,主要选择三江超市和欧尚超市,“超市里的菜更便宜些,只有买绿叶子菜还有鱼虾才会选择到地下菜场来,这里感觉上更新鲜些。”
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的6位摊贩中,卖水果的、卖水产品的、卖肉的摊贩都和赵大姐及小杨的说法都差不多,就是生意一般,只有一位卖大饼稀饭的摊主表示生意还算不错。
管理方:
调整摊位是为了集中客流
新增什么业态还在谋划中
对于空荡荡的四分之一摊位,阿拉好菜场的工作人员李女士的解释是,正常调整,为了集中客流,“毕竟整个菜场的占地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很多市民可能从其中一个口进入菜场后,大都不会逛这么大面积,所以我们让东边摊主选择搬去西边,空出了近60个摊位吧。”
对于部分摊主感觉客流量不大、生意一般的说法,李女士回应,从4月调整过后,每天早上7点开始,至少超过1个小时,来买菜的人挺多的。菜场内还有不少是自产自销的菜,生意挺不错的。
至于空出来的近60个摊位,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因为市场内必须是干净、没有油烟的业态,目前市场管理方还在谋划业态,具体做什么还未最后明确。
专家:
地铁还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客流进一步增大才会有更多商机
宁波市场营销协会副会长朱美燕认为,跟北京上海广州大城市相比,目前宁波地铁仅开通了1号线一期,覆盖面不够广,仅仅是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对于市民来说,地铁仅仅是出行的交通工具,还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宁波人还是习惯于就近消费,尤其宁波这两年的大型商业广场越造越多,里面大都也都有配套的超市,比如住在鄞州中心区的,可能就会去逛鄞州万达,而不是去逛江北的来福士广场,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什么东西几乎都能从网上购买,十分方便。”
朱美燕表示,2号线的开通会带来更多的客流,但想要开发地铁经济或者说投身地铁经济的个人或商家,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开发售卖有特色的商品,“通俗点说就是为什么市民要坐地铁到某个车站来消费,你的便利或者你的特色在哪里呢。”
对于宁波地铁经济未来的发展,朱美燕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未来,如果地铁连成网了,加上来宁波的外地游客或者商务客人更多了,总体客流量大了以后,也许在地铁内购买饮料、纪念品或者其他商品的也会更多吧。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