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阊门内的“父子登科”匾额
篪房阊门里的“朱子家训”
木窗棂上的精致雕花
董氏宗祠
■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5}
从宁波市区出发,去往奉化大堰镇的董家村,沿途是数不清的山道溪谷。
山路崎岖颠簸,犹如过山车,令人心悸晕眩。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它安然地保持原来的面貌,所谓“山中藏深村”。
深山溪谷里,竟然有13个阊门、16个院落、近200间旧式民居。庭院深深,保存完好,在浙东实属罕见。
踏入古村,一条董李溪自西向东缓缓地流淌,溪畔不知名的野花兀自开着。
东南商报记 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毛节常 杨古城 /文
记 者 崔 引 /摄
1.父子登科
董家村的中心,有一座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正两厢,名为“旗杆阊门”。
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里面还有一块“父子登科”的匾额。
原来这栋宅子里曾住过一对父子,都很热衷于科举考试,以此来获取功名。父子两人互相敦促,头悬梁锥刺股,竟然都中举了。
巧的是,父亲中的是武举人,儿子中的是文举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就像北宋年间的“三苏”,文学家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三人同时及第,实为罕见。
这对董家村的父子中举后,“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地位顿时显赫起来。他们在门外的大树旁立起了一根高大的旗杆,所以当地人把这里称为“旗杆阊门”。
文革时,“父子登科”的匾额被砸毁,如今簇新的木质匾额是后人为了纪念这对父子而仿制的。
走在“非”字形排列的古宅之间,砖木结构的古民居一幢叠着一幢,不禁让人揣测,它们是怎么避开经年累月的熊熊烈火的呢?
原来,古人早已预想好一切。院落与院落之间,用一个石拱门隔开,石拱门里隐藏着一个双层门。双层门是由一层木门和一层石砖门组成的,下面安着铁轮。
一旦失火,轻轻一拉,一道防火墙就形成了。防火墙与高大的马头墙相配合,可以极大地阻断火势蔓延。
2.蒋经国曾为宗谱题名
董家村,顾名思义,以董姓为主,村中有一座江南少见的四合院。这个清代初期的院落,便是董氏宗祠。
走进宗祠,一块“正谊堂”的匾额悬挂其中,两边是一副对联: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再行正路惟读惟耕。
村中珍藏的董氏宗谱记载,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度宗皇帝圣旨,敕封载思公为户部尚书。
这位载思公就是董氏一族最有威望的祖上。
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先祖庆云公自奉化大堰镇后畈村迁入,开辟了董家村的历史,距今约600年。
董家村的历史并不悠久,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翻开宗谱,明嘉靖年间的工部尚书王钫为宗谱作序的字样赫然在目。
村里的老人说,民国年间重修宗谱时,蒋经国曾为宗谱题名。
明清时期,村中有大学士、将帅、进士、文武举人、秀才等十余名科举人才,在近现代也涌现出不少知名文化人士。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