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代沫到张默,当这些明星吸毒被抓见诸报端时,当人们还在调侃北京朝阳区群众时,毒品这个全社会的大毒瘤,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侵蚀着各类人群。
在这些毒品中,以冰毒为代表的合成毒品,已成绝对主力。当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新型合成毒品只会兴奋不会上瘾时,新型毒品所带来的危害正一步步侵蚀大脑神经。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我们来了解一下过往的“毒战”。
吸毒人数连续增加
有3人吸合成毒品自杀
经过长期打击,毒品犯罪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家对禁毒也有所了解。
尽管如此,有关毒品危害的宣传已经喊了很多年,可依旧有人拿着生命冒险触碰毒品。根据宁波市禁毒办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者累计有40200余人。其中,去年新查获吸毒者为4912人,查获人数已连续3年上升。而在这些“瘾君子”中,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多数人吸食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是指人工化学合成的毒品,以致幻剂、兴奋剂为主,像冰毒、K粉、摇头丸等都是典型的合成毒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合成毒品之所以会快速蔓延,跟一些人的错误认知有关。
在以往警方查获的吸毒案例中,年轻人对的合成毒品危害的认识,不像对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危害认识得那么深。
在他们看来,海洛因才是毒品,因为它上瘾快,戒断症状明显且痛苦,所以不能碰,不能沾。而对于冰毒,他们甚至认为这只是兴奋剂,吸了,人会兴奋,几天不吸,人也不会觉得难受。
正是带着这样的误区,一些人触碰冰毒之类的合成毒品,糊里糊涂地尝一口、吸一口试一试,逐渐地就回不来了。也正是这样,导致新型毒品特别是冰毒的发展比较快。这一点在宁波有所体现,滥用冰毒占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总数的91%。
由于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摧毁人的大脑,具有导致精神兴奋、人格解体等非常复杂的作用,可以导致慢性精神障碍和人格分裂,犯罪妄想、迫害与被害妄想表现明显,行为不受控制,容易出现自伤自残和暴力伤人等行为。去年余姚就有3人,因吸食合成毒品导致精神失常而自杀。
快递送货,钱货分离
网络毒品交易比传统毒品交易更隐蔽
尽管宁波瘾君子滥用的毒品没有变,可在警方查获的毒品案件中却发现了新的变化。
民警说,宁波发现的毒品,主要来自四川、云南、广东三地。以往这些毒品进入宁波,主要是外来毒贩运输销售一条龙。如今,这些外来毒贩与宁波团伙合作,利用本地熟的先天优势,采取外来送货上门、本地自助销售的模式。这样一来,所带来的危害更大。
但在最近案件中,警方也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受国际毒潮持续泛滥和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毒品交易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涉毒问题日益明显。
QQ、微信以及支付宝等各类社交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为各种网上毒品犯罪提供了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工具;犯罪嫌疑人通过快递员上门取货,毒品送货上门,实行“人毒分离”“钱货分离”的“收付两条线”。
就像江东警方去年查获一起吸毒案件,民警抓获一名瘾君子,结果挖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一些瘾君子为了获取更高的吸毒快感,聚集到一起吸毒。由于警方的打击,像传统的娱乐场所,他们都没法聚集,于是乎他们就利用网络建立聊天室,里面全是“瘾君子”,视频聚众吸毒。
随着圈子的形成,瘾君子背后的小毒贩慕名而来,跟个别瘾君子联系,网络交易毒品,快递送货。
这样一来,借助网络实施的毒品犯罪较传统形式而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隐蔽性更强。
基于这种态势,公安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构建全民禁毒宣传格局,实扭转部分人群对新型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的思想误区。
民警跟记者说,吸毒就像生病一样,也是有症状表现的,通过这些症状表现,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对于这些症状,大家可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这样能在生活中与吸毒人员保持距离,保持警惕,避免自己也陷入到毒品的陷阱之中。
通讯员 罗俊 牛伟 刘凯 记者 王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