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出土的茶树根
经专家多年综合分析和多家专业检测机构鉴定,余姚田螺山遗址茶树根遗存近日被认定为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距今约6000年,人工种植茶树历史由此向前推了至少3000年。
余姚考古挖出疑似茶的树根
1973年的一天,在距今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一些堆积在古村落干栏式房屋附近的樟科植物叶片,并被认定为原始茶遗物。这一认识当时曾震撼了考古界、史学界和茶学界。
时光如驹,一转眼到了2004年,在与河姆渡遗址相距很近的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工作人员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位于干栏式木构房屋附近的两大片原生于土层中的密集树根根块,而且其中一片的周围有明显的人工开挖的浅土坑,并伴随一些碎陶片。
有了1973年的考古发现的参照,此次发现马上就引起了相关方面专家的重视,经专家检测,这些树根均为山茶属的同种植物,并初步认定为茶树。由于无法最终确认,为了能够妥善保存这些出土树根,考古人员按照通常方式,将树根浸于清水中,并为防止树根变质,其间多次换水浸泡。
此后,专家对这些出土树根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几次检测,排除出土的树根是其他山茶属植物的可能性,唯有茶树的可能性最大。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可能性,参与考古的专家们在考古现场提取了出土树根样本,同时在田螺山遗址周围再次挖取活体茶树、山茶、油茶和茶梅树根,进行色谱检测,再次以数据断定了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这些树根是茶树根。
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遗存
针对以上综合分析和鉴定结果,今年数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论证专家组,在统一了意见之后表示,田螺山遗址的文化层分三个阶段,形成于距今7000~5500年之间,山茶属树根出土于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文化层中间。根据树根所在地层年代的碳14测年技术科学测定和出土陶器等遗物的形态特征确定,这批树根生长于距今6000年前左右;而考古中发现的这三批树根集中分布于居住区的干栏式木构房屋周围,粗细树根大多竖立于人工挖掘的熟土浅坑内,考古发掘表明它们属于先民在此人工种植树木的遗存;
此外,根据树根形态、解剖结构、茶树特征性化合物———茶氨酸含量等综合鉴定结果,可以认定这批树根为山茶属茶种植物的遗存。
综上所述,论证专家组认为,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这三批树根,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距今达6000年左右。
由此可见,田螺山遗址的茶树根的考古发现,把中国境内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由过去认为的距今约3000年,上推到了6000年前。也就是说,在6000年前,生活在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茶树。
东南商报 记者 朱麟华 通讯员 杨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