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时半,老外滩人气还行。
昨晚9时,书城周边已经不是很热闹。
宁波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的“如何让夜宁波亮起来”议题讨论正在持续进行中。讨论旨在汇集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建言献计,让甬城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更丰富多彩。昨天,记者采访了我市文化旅游界资深人士陈民宪。他曾为推动宁波“文化夜市”进行过多年的努力,对如何丰富宁波的“夜生活”颇有见地。
先将现有文化设施存量盘活
“客观地说,宁波的夜生活确实在逐年丰富起来,但对比国内外其他城市,还是显得比较单调,时间结束早,品种不够丰富。”陈民宪一针见血地说。
“之所以人们特别是外地人对宁波夜生活缺乏印象,主要是因为夜宁波缺乏适合各种人群都能去的场合”。陈民宪举了个例子,“比如宁波的剧场,现在宁波大剧院、逸夫剧院、文化广场大剧院、音乐厅这些场所不是天天有演出,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倾向”。陈民宪算过,如果这些剧场都能坐满,少说也能容纳三四千人,“开发宁波夜生活,首先就要将现有的文化设施存量盘活”。
其次还要开发新的品种,比如旅游剧场的开发,夜间灯光秀、喷泉秀的打造,“夜公园”的建设,特色街区文化休闲功能的激活,等等。“去年底推出的宁波首个旅游剧场《明秀·大航海》现在每天有近千人观看。我觉得单这一个还远远不够”。“此外,公共文化设施最好也尽可能地延长开放时间,如图书馆、新华书店。”
文化消费是月光经济的发动机
在陈民宪看来,宁波存在大量已建造完成、准备就绪的特色商业街区,“但往往侧重物质消费,功能单一,没有注入‘文艺’、‘表演’之类的内容,哪怕行为艺术、创意集市类的也好”。须知良好的硬件设施以外,往往是那些“软件”———文化性的、娱乐休闲类的东西才会构成一个街区的灵魂。“大部分街区都属于建设、管理、运营分离,在建造的时候很少想到日后的功能开发。这么多高大上的硬件,如何让它们亲民化、更接地气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解决本地人的夜生活以外,还要考虑到外地人”,曾任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多年的陈民宪颇有感慨地说,“好多外地游客过来觉得在宁波晚上无处可去,所以在宁波过夜的游客很少,大部分分散到周边去了,这是最大的问题”。他的观点是,要让普通人有地方可去,最持久的莫过于文化娱乐消费。“月光经济的本质就是文化消费,人在放松心情后,晚上的消费可以比白天更高,某种程度上还带着冲动与热情。可以说,月光经济的生命力在于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月光经济的发动机”。
多发挥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
至于如何激发人们潜在的消费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品牌,则“需要大量优秀的运营专家、经营人才与团队”的加入。
“现在的情况,是怎么针对电商的冲击守住自己的阵地,怎么利用互联网+做大自己”。陈民宪觉得文化消费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体验式消费”,购物的经历必须“非常愉快”,“比如卖年糕,可以让顾客体验一把打年糕的过程,自己DIY过了再买,比单纯点菜、上菜要有意思得多。这样才有竞争力”。
结束采访时,陈民宪最后提了一个观点:发展文化夜生活,要多发挥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让民营资本走进来,带动市场的活力。“很多时候,大家喜欢把夜生活不够丰富的原因归结为市民没有消费习惯。我觉得消费是可以引导的,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让退休的老人、亲子家庭、小资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么‘点亮宁波夜生活’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宁波晚报 记者 顾嘉懿/文 胡龙召/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