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关爱之手”不可或缺
如何缓解“随迁子女”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今年,海曙区新一轮公益创投项目申报完成,其中有16个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聚焦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问题上。“希望通过社会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海曙区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澄浪社区童梦园流动人口子女“爱心辅导站”,关爱“随迁子女”工作有声有色:每周一次有专门的志愿者,帮助“随迁子女”解决学习难题。“除了辅导作业,还讲故事、做游戏,讲解趣味小知识,培养他们的素质。”澄浪社区党委书记丁玲玲介绍,去年年底,志愿者还当起了圆梦大使,一本书,一个洋娃娃,一个汽车模型……自己凑钱将小礼物送到每位“随迁子女”的手上。
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则从专业的角度帮助“随迁子女”。目前“蓝丝带”外来小学生心理援助项目已经举办了两期,第三期也将于9月份正式启动。前几期通过对学生的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消除自卑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对‘随迁子女’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解决他们的困扰。”夏宇说。
海曙区关工委银发护航工作室也成立关爱民工子女项目,帮助家庭困难“随迁子女”实现小心愿,在校外辅导中解决他们在学习、心理、生活上的困难,为“随迁子女”提供学习实践和交流沟通的平台。
家长、全社会共同“心理护航”
夏宇还强调了“随迁子女”家长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依靠,‘随迁子女’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能为孩子释放很大的压力。”
夏宇认为,大多数“随迁子女”的家长和学校联系偏少,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单枪匹马的失落感。家长应该带着孩子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一些讲座、亲子活动,同时与学校加强交流,及时参加家长会、交流座谈会等,多关注孩子的动态,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
夏宇说,全社会应营造一种关爱“随迁子女”的氛围,“现在每到暑期,就有不少街道和社区成立‘小候鸟’关爱营,这让‘小候鸟’对宁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对今后他们融入宁波的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海曙记者站 毛一波
宁波日报 记 者 陈朝霞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