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15日的《宁波日报》。 (徐文杰 翻拍)
寻访地点:宁波城区、余姚梁弄
寻访内容:1945年9月宁波欢庆时刻
讲述人:桑香凤、史玉如、忻剑飞等高龄老人
吴国强,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梁弄分会会长
□宁波日报记者 王佳 海曙记者站 毛一波 实习生 郝晓帆
白鹘桥“洽降会谈”当天,1945年9月15日,日军在宁波江东和江北的3个物资仓库即被中国军队接收,宁波城区的重要地段也由中国军队接防。
“我亲眼看到日本兵从驻扎在江东的宪兵司令部撤走,看着他们一改往日的耀武扬威,真是大快人心。”95岁老人史玉如说,从那一刻起,宁波4年多的沉闷痛苦远去了,自己感到空气也清新了。
“不必再行屈辱礼了。”在史玉如的记忆里,那备受屈辱的鞠躬礼,是最令人气愤的一件事。在灵桥、张斌桥等地,日军设了岗亭盘查,要求过往行人鞠躬甚至下跪。
9月16日,宁波城区开始全面接收,中国军队正式进驻城区,宁波城沸腾了。
家住海曙西门街道的桑香凤今年82岁,当年只有12岁的她一直难忘那全城热闹的场景,她跟着人流跑到东大门,迎接中国军队。她也记得,形形色色的人走上大街,拿着旗帜,露出笑容,欢呼胜利。
“没多久,戏院重新开张了,商店开门了,学校也恢复上课了,我因为家里穷,没去读书,开始卖大饼油条,来买的人很多。”桑香凤说,她记得母亲跟她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年,当时只有15岁的王景行还在药行街的一家参行当学徒,得知日本人投降了,中国军队要入城了,“老板让我买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的鞭炮,‘噼里啪啦’声中,大家拍手庆贺,欣喜若狂。”
当年的《宁波日报》自9月15日起连续在头版头条刊登举城欢庆的内容:“各业代表举行谈话会,筹备欢迎”,届时“鼓楼鸣钟,电灯放光,以传示于全市民众”;“今晨各要道均已搭有彩牌楼,全市国旗飘扬,气象万千”;全市民众奔走相告,大街“张贴整齐标语,通衢并竖立彩楼,充溢欢欣热烈气象”,“正午后,爆竹震天,孩童奔跃欢呼,男女老少,伫立笑迎,途为之塞。”
9月17日上午,宁波“军政长官联袂入城”,城市民众在鼓楼前集会。10时,举行了升旗典礼。随后,进行献旗仪式。至此,宁波城区庆贺胜利达到高潮。
出生于1920年的忻剑飞老人,1943年参加革命,做过地下联络工作,担任过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会计,在战争中多次不顾个人安危,舍命保护金库。在老人的记忆中,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浙东后,浙东抗日根据地一片欢腾。“我们全都高兴地跳了起来。”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在梁弄召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大家放鞭炮、跳马灯,所有人高兴得无法形容。
“《我们歌唱胜利》《跟着共产党走》《新四军军歌》等歌曲到处飞扬。”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梁弄分会会长吴国强说,因为等这一天等得实在太久,当胜利的消息来临时,浙东军民以各种方式庆祝胜利,余姚6000多名群众开会热烈庆祝;慈溪观城区13个乡镇举行庆祝活动,5000多人的队伍连日在乡镇间行进,沿途人山人海,红旗飘扬;余上县委为纪念抗战8周年召开千余军民参加的追悼会,祭奠英勇牺牲的烈士与殉难群众。四明南山县委于9月19日在梁弄举行追悼阵亡将士大会,公祭烈士,慰问烈士家属;9月20日召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举行晚会;9月21日起在梁弄公演绍兴戏三天。临山区组织几万人队伍游行,浙东大地响彻欢庆抗战胜利之声。
相关链接
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为了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南方8个解放区,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其中之一。1945年9月下旬,浙东印刷厂领导接到即将北撤的通知,便将印刷器材埋在了深山冷岙之中。然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不能不辞而别,在一个深夜,同志们将埋藏的印刷机搬出来,用蜡烛照明,连夜排字,印刷出最后一期报纸。
1945年9月底,印刷量达1.3万份的《新浙东报》终刊号上刊载了《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姊妹书》,留下了新四军战士对四明山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亲爱的浙东父老兄弟姊妹们!我们四年来同生共死的朋友们!我们要握手分别了……我们巴望我们的退让能够换得全国的和平,能够减少人民当前的损害,我们将能在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自由空气中,再回来与各位畅谈衷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