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该疾病最初症状就是健忘。疾病初期老人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到最后几分钟前的事情都会全部忘记,做事经常丢三落四。事实上此时进行治疗是最好的,痊愈的机会较高。如果拖到中晚期,治疗就会比较难,因此老年痴呆早期诊治显得尤为重要。老年痴呆是否能早期诊断,治疗还是不治疗,治疗规范与否,都严重影响着疾病进展程度和老人生活质量。
李纲医生提醒,老人可经常做和手指有关的活动,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核桃,手工艺、雕刻、剪纸、弹奏乐器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
听力障碍并非理所当然及时治疗可防心理问题
受访专家:史波宁宁大附属医院听力与平衡医学中心主任、教授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造成如此令人担忧的现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增加,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老年性耳聋明显增多,而国内绝大多数家庭对老年人听力下降不重视,认为“年老失聪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老年性耳聋患者对中枢系统刺激减少,容易产生孤独,缺乏被关注感,造成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认知水平下降甚至痴呆的发生,这将极大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二、耳聋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现在的耳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幼龄化,很小的孩子就可能出现耳病。随着人们生活的不规律,学生、上班族的心理压力增大,许多年轻人常常睡眠不足,特别是一些白领,经常没日没夜地工作,致使出现突发性耳聋。同时,许多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使持续性的声音长期刺激人耳,严重者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和耳鸣。可见,正确对待耳聋,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刻不容缓。
史波宁教授提醒,耳聋从外表上看都是听不到声音,但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耳聋的性质是有区别的。一旦出现耳聋应尽早治疗,以求最大限度恢复听力。只要治疗及时得当,传导性聋大多能提高或改善听力,其中的一些患者听力能提高到正常水平。如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就应该积极寻找致耳聋的病因,看能否针对病因做治疗。如果失去治疗机会,则依据耳聋的程度,可以选择配戴助听器或电子耳蜗等人工助听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切记“黄金3小时”早就医早溶栓减少残疾
受访专家:查芹 宁大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近日,随着宁波入秋,日夜温差增大,宁大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人增多。与以往相比,除了老人易发生脑血管意外,现在也有不少45-50岁的患者。查芹主任表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中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说起急性脑梗死怎么治疗,查芹主任指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就是再灌注治疗。起病在4.5小时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症,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就是跟时间赛跑。必须早识别,早就医,抓住黄金3小时,选择静脉溶栓治疗。
查芹主任提醒,脑血管疾病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只要平时留意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可以在急性发作之前做好预防性治疗。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肥胖、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以及血脂、血糖等,适当地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适当锻炼,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规律饮食,戒烟,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头痛头晕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越早治疗,越早获益。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