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3岁的独居孤寡老人在家中过世多日不被人所知。直到楼道内时不时传出异味,邻居感觉异常才发现。一时间,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昨天,记者前往桑菊社区、园丁社区和孔雀社区,与几位独居老人聊了会天。这些独居老人守着一个空荡荡的房子,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说说话。
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只住着一位老人
李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今年78岁了。
“李阿姨原来是一名教师。3年前,她的丈夫因为肺癌去世了,她也在3年前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做了一个手术,现在需要长期吃药治疗。”桑菊社区的社工带着记者往李阿姨家走,“李阿姨有一儿一女,工作都特别忙,回来看她的频率不是特别高。”
记者在社工的带领下来到了李阿姨的住处,没敲几下门,就听见屋子里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进门后,120多平方米的屋子显得特别安静。李阿姨一个人在吃饭,桌子上也仅有一碗青菜和一碗腌萝卜。
“李阿姨,菜都冷了,也不热一下再吃啊?”社工提醒李阿姨。
“平日里就我一个人吃饭,吃起来也就一点点,不想麻烦。”李阿姨招呼大家坐下后,她赶紧跑到厨房里洗起了水果,“哎呀,我不知道今天有人来,要不就多准备一点水果。现在太匆忙了,招待不周啊。”
李阿姨放下水果,拉着社工的手说起了家常,说自己的日常生活。“家里总算有些人气了,你们来看我,我可高兴了。子女工作都忙,他们的事业刚刚起步,我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可是,有些时候真的有点寂寞。”
说到这里,李阿姨伤感了起来,她说自己常常想起老伴还在世的时候。李阿姨的老伴人很好动,在世时每天都会拉着李阿姨出去走走,偶尔也拌拌嘴。
“那个时候多好啊,现在一个人在这么一个大房子里怪冷清的,心里也空空的。”李阿姨红着眼睛说,“每天我就盼着电话铃响,盼着孩子们说要回家来吃饭。”
李阿姨坦言,她也知道孩子们不可能每天都回家陪她,就希望孩子们有时间了能和她说说话,每天给她打个电话聊会天,哪怕只说一分钟都行。
临走前,李阿姨还热情地邀请社工留下来吃饭。她拉开冰箱门说:“冰箱里有很多菜,我一个人也吃不过来。你们留下来,我可以做几个拿手菜给你们吃,家里也热闹热闹。”
微调查:70%的独居老人感觉很孤单
昨天,记者在三个社区随机挑选了30位独居老人,并对他们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30位独居老人中,60岁-69岁的有3位,70岁-80岁的有11位,80岁以上的16位。
其中有70%的独居老人感到非常孤独,子女没有时间陪他们,也没有人和他们说话。还有些独居老人在社工敲门后,不愿开门或者反复询问多次后才开门。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独居老人都希望有人能经常陪他们说说话,不管聊什么,只要有人能陪他们一会就行。
“仅有很少的一部分独居老人生活态度比较积极,他们会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也愿意和其他老年人沟通。”园丁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有独居老人17户,其中一位寿阿姨就是从孤独中走出来的典型。
现在,这位70多岁的寿阿姨是社区的墙门组长,平日里自己买菜做饭锻炼身体,也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寿阿姨也帮助了不少独居老人,她经常拉着一些不爱交流的老人跟街坊四邻聊天解闷,“我原来不愿意出门,越在家呆着,我就越觉得孤单。时间一长,我都觉得自己心理有点问题了。后来,我出去旅游了一趟就想开了。”
心理专家 子女一通电话就能让老人感到不少安慰
“不少独居老人都将自己的大部分希望寄托在子女或者外界志愿者的身上,这么下去对他们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雷丽告诉记者,“独居老人要靠自己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把注意力分散开来。”
她告诉记者,不少独居老人总觉得自己老了,来不及学这个,来不及折腾那个,抱着“人老了,我就这样了”的心态生活。
其实,独居老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去老年大学学习,也可以多参加社区的活动,多和周围的老年人聊聊天,关键就是要做到“走出去”。
对于子女而言,对独居老人要更加有耐心。“一些老人的耳朵不好使了,也听不懂年轻人说些啥,会一遍一遍地问子女。这个时候,子女的耐心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子女不耐烦,独居老人心里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
不少独居老人希望孩子能多陪他们一些,可是子女总说“没时间”、“工作忙”等等。雷丽告诉记者,在平时一些咨询中,她也遇见一些老人抱怨,说几天前子女就约定好周末回家吃饭,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又不回来了,让老人的期待打了水漂。
“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雷丽说,“既然没有办法经常回家陪伴,每天花几分钟打个电话给老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独居老人怕的就是没人关心,没人惦记,子女一通电话,就能让老人感到不小的安慰。
“很多人都问我给老人每天打电话说些什么,好像没有那么多可以说的。”雷丽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和老人说说家常,问他们今天吃了什么,衣服有没有穿暖,今天过得快不快乐等等就行了。把老人当做小朋友,重复的内容每天问问也没有关系。”
最后,雷丽也提醒独居老人的子女,每天打电话除了让老人感到有人惦记外,还能及时察觉到老人的异常,避免因为疏忽造成遗憾和后悔。 □通讯员 陈娇娇 周慧 沈亚君 记者 王莎
图片新闻 | ||||||||||||
|
||||||||||||
|